当前位置: 首页 > 百味人生

新作者如何出版第一本书

原创 : 老姜    2020年6月03日
新作者想出书,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是不是交稿给编辑即可呢?
Hello大家好,我是老姜,非常感谢群主的邀请。我是从事图书编辑工作,编辑可以说是幕后工作,然后走到台前还有点不习惯,所以今天的分享,如果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大家多包涵。

我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新作者如何出版第一本书》。

之所以分享这个题目,是因为做编辑,经常会有朋友或者是新作者投稿。身边也会有朋友问,假如说他有一个出书的想法,会来做一些咨询。但经常我面对的情况是,投稿的一些作者,根本就不符合要求,然后咨询了一些朋友,咨询过后就没有进一步的回音了。所以我在这里做一个大概的分享,因为出书的话,一般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希望能给有出书想法的同学们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今天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分享:
我想就是大家有出书的想法是好的,但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出书想法。
出书方式总的来说有两块:一块是自费出版。自费出版的话,现在一个书号可能就要三四万,假如印个几千册,自费出版费用基本上都要小10万;另一种是市场上更常见的出版。出版方是要付给作者稿酬,就是版税收入,作者是可以通过出书获得收益的出版。

我过去7年都是做的第二种出版,面向市场的大众图书。

得到的同学一般都是某个圈子内的专业人士,对于出书的话,很多同学是抱着通过出书提高个人影响力,毕竟现在只要影响力足够高,即使出书不怎么赚钱,也是可以从其他方面获得一些回报或者扩大影响力。

所以我今天的分享就是,我们可以设立一个小目标,我们能尽量出一本书。这本书,它能还能获得一个加印。书一旦出现加印,就代表它已经是获得充分的读者认可。图书市场每年有30万左右新书上市,但真正实现动销,并实现加印的比例非常低。
我们要意识到它有三个方面的投入:

一是时间。作者的写作周期线先不谈,光是出版周期(作者的稿子已经交到出版方之后)现在基本上不少于三个月。

二是投入的精力。投入的精力,一方面是作者本身的写作精力,另一方面其实是出版方的精力,他要出版一本书的话,作者的稿酬其实是出版的一部分成本投入。图书因为是实体的,所以它的印刷和纸张其实是出版的一个固定成本,并且它的成本比例可能还会比版税稿酬会高不少。

三是人力的投入。人力,一方面是作者编辑,然后图书它的制作需要设计发行、校对、可能还需要插画......一本书,就直接参与的人可能就能达到七八个。

下面两张图片是我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关于出书的回答,就是把出书看做是一个项目,作者相当于是项目的发起人和制造者,出版方等于是风险投资方。编辑的作用相当于把作者的一个原生态的想法,进行一个商业的策划。通过商业策划说服公司投资,从而获得读者市场的认可,从一个作者的个人书稿变成一个面向大众图书的商品。

好,对出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之后,如果你还抱着一定要出书的想法,那我就分享几个,如何抓住出书的关键点。
抓住出书的关键点,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讲解。
要出书,我们一般都会想着去投稿或者是找编辑。但我们要坚定一个认识,就是你的出书,你的书稿并不是要取悦编辑,甚至也不是要取悦出版方,而是要赢得尽可能多的目标读者。

既然要赢得目标读者,那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它当成一个项目。现在图书室图书,制作公司一般都会把负责的编辑叫做产品经理,其实就是项目制。

既然是一个项目,我们作为作者,你前期的市场调研,竞品分析,前景预判都是不可少的。

市场调研:假如你要出来某个专业领域的专业方向的书,你肯定是要读几本这方面的畅销书或者你可以通过销售网站的排行榜去搜索,去看一看这方向的书的一个市场表现,然后看看那些市场表现好的它们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包括,比如说它吸引你的是书名?还是作者有足够的说服力?还是你看了试读样章之后,你觉得内容很不错?

竞品分析: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作为新作者,你是没有出书经验的,你在某个专业领域,你是需要阅读几本同专业方向的一些对标产品。例如你想写一本关于自控力方向的书,你肯定是要看一看市面上卖的最好的那本自控力的书。看看它的一个文本,看看它整个结构的一个组织形式。

前景预判:现在一般很多新作者在找我,给我文稿的时候,他会提到一个点,说我这个文稿怎么怎么创新。我个人觉得要稍微提醒的一点是:很多时候,你说的创新其实有可能并不足够有说服力。有时候并不是说,你要找到一个很小的蓝海,假如说你的那个点很小的话,其实代表它的目标读者可能相对来说会比较小;有时候反而是你在一个看似很多畅销书的红海,很多畅销书的方向,代表他的目标读者群体足够大。

目标读者群体足够大的话,你也许参与进去,你还能分得一块蛋糕。这蛋糕足够大的话,你即使分的是小份额,其实也可能比你一个小小的蛋糕里面的大份额还要多。

抓住出书关键点第一个就是找准出版方向,刚才说的是从把它当做一个项目产品从市场调研,竞品分析,前景预判,一些方向去把握。
为什么说找对一个合作编辑呢?因为真正的书稿的制作过程中,编辑的作用可能远远大于你选择一个合作方(合作出版社)。因为编辑是作者与出版方中间的对接人,也是文稿的直接制作负责人。

我就接触过一些作者,也许他会跟我说他认识某个出版社的领导或者是他认识某个出版公司的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但这些出版社的领导也许能帮他引荐,但是真正能向公司报选的是制作编辑。制作编辑相对来说更关键。当然,假如他的关系足够硬,关系足够大,领导也是会给他安排一个靠谱的编辑对接,那也是OK的。

但对于我们一般的新作者而言,可能就会从找编辑入手会更靠谱。

找编辑入手就面临这一个问题怎么找?

作为一般读者,我们很少注意到编辑,我们寻找的途径就可以从我们的书中去寻找。比如现在很多的面向市场的大众畅销书,都是由图书出版公司做的。

因为国家的出版机制,图书出版公司很多编辑,他是不会落责任编辑署名,他可能在书的版权页都看不到,看不到真正制作编辑人的名字。但是你在书的封面往内,往里面折的那一小块会有个署名,一般会署策划编辑或者特约编辑。策划编辑就代表要做这本书以及这本书的主导,全部都是由这个编辑负责。特约编辑也有可能是这个角色,也有可能是这本书的想法是领导想的,然后交给这个特约编辑去做,一般可能会署名特约编辑。

如果我们看到了一本自己的对标产品。你觉得那本书做的特别好,你就可以去看看这本书背后的编辑署名,你就可以通过一些途径(现在一般编辑都有微博,公号),你就可以直接找到这个编辑。就像我曾经做一本书是《时光深处的优雅》,当时上市三个月卖了7万多册。作者就是通过微博主动联系上我,然后找我合作出版的。

这个是怎么找合作编辑,还有一种更普遍的方式就是:作为专业领域的作者,通过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比如前几年你在某个平台有比较大的流量,比如你在公号、豆瓣、微博.....这些平台都有了一定的粉丝,然后粉丝的粘合度还很高,被编辑关注到的话,编辑是会主动联系的。前几年很多励志图书都是通过这种方式,都是编辑去主动联系的作者。
契合市场变化,这是一个大的出版环境的变化。作为作者,我们可以从大众关注的点,从身边人的一些阅读倾向变化,去体察市场变化。比如前几年可能是励志书的一个出书热潮,但从2016年开始整个励志书都是下滑趋势。假如你作为作者想出书,你没赶上励志出书热潮,热潮过了之后你还停留在励志书领域,出书可能就会变得困难很多。

如何契合市场?现在因为一个大的读者倾向,一般都是在学生群体到35岁之间。这个阅读群体基本上占了大众图书的一个购买主力。

所以我们作为作者,假如我想写某个领域,我就可以去问问身边的一些认,去做一个小圈子范围的调研。

前面我们说了,做市场调研可以去看图书排行榜,另一方面去问问身边写书方向的目标读者。你写书想法,问问他的一些看法。这些人不局限于你身边熟悉的人,可能是那种弱链接的人或者是你完全陌生的读者。
好,以上是我们的抓住出书关键点的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找准出版方向,第二个是找对一个合作编辑,第三个是契合市场变化。
第三部分我想结合自己做的一本书,重点分享一下小的出版故事。

这本书我觉得可能是跟咱们得到的同学最契合的一本书。因为这个书的作者,其实是我的一个中科院心理同学,他当时是稿子已经写完了,他就想出书,他知道我做出版的,就来找我。给我看了下稿子,他这个稿子是心理通俗类的,我做过各种各样的书,我自己一直比较喜欢心理书,但我从来没有做过心理通俗类的书。我觉得稿子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我觉得他稿子是比较有扎实,比较有料的,但他有很多新作者的一些问题。

这个同学,我还比较认可。我就相当于是半帮忙半合作的性质,就是我说可以做,然后我也争取给他,不是自费出书,而是版税收入的形式合作。

我想分享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个书为什么最后能顺利出版,并且它现在已经加印了两次,基本上达到了作者的出版目标。这个过程中,作者做了哪些方面?

书稿作者从最初交给我,到最后书稿定下来可以出版,中间修改文档有10版。等于说,作者给我第一稿,我通读过后会给出一些修改意见,作者又会修改。在他修改基础上,可能我又提出一些修改意见,或者我们在沟通讨论的时候,有一些新的想法会让他重新修改。这个书名原来不叫《反内耗》,后面我给他定的书名叫《反内耗》。因为书名调整了过后,内容又要做相关调整,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假如作者没有足够的出书想法,他是很难熬下去的。

但我这个同学特别愿意配合,他也很相信我,我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会积极的回应,也会积极的配合修改。另外这本书,因为他是新作者,他在专业领域也不算有多大的影响力,所以这本书在找合作出版方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些小波折的。因为我前面说过出版其实对于出版方来说它是一次风险投资,这还是版税收入形式,等于说这个书籍首印,出版方最起码也要投资十几万。

基本上找到第三家合作出版方才愿意出版。所以在找合作出版方的过程中,时间是有花费的。所以这个书基本上从封面出来(封面出来,一般的作者可能就会认为这个书已经差不多要出了吧)到真正到出版可能又过了大半年。作者可能会问我,这本书什么时候出,但他还是愿意等待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他的充分的信任。

最后这本书虽然在时间上会有一点延误,但是它最后还是顺利出版,并且它出版后的上市表现基本上达到了作者的预期,并且甚至超过了他的预期。

因为这本书的顺利出版,书的作者的第二部文稿,因为我自己对做这类书并不是那么擅长,所以我让他直接找的合作出版方,然后也顺利的达成合作了,现在应该是在书稿的一个写作和编辑过程。

分享这个出版故事,我是想说的是:结合前面的一个重新评估出书想法要坚定,假如说你的出书想法足够坚定;然后通过第二步抓住出书关键点,就是找准出版方向,找对合作编辑,契合市场变化(契合市场变化,其实就从一些书名的拟定和文案的制作,很多时候一定要契合市场读者审美的变化);第三方面我想分享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并不是交完稿之后就完事了,你还需要跟编辑合作修改,有点像你们合力生娃的感觉。
嗯,好,我的分享基本上就到这里,然后我最后想分享附上两篇文章,就是有一篇文章,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同名分享主题《新作者如何出版一本书》,那篇文章是我之前分享在个人公号,然后它会写一些很细节的一些东西。
更多得到大学校友分享,请登陆www.zhi-liao.com
知了分享社,来自得到大学校友的有趣有料的知识分享,一个涉及家庭教育、儿童养护、兴趣培养、留学就业、职场套路、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平台。诚邀各行业专家及优秀家长,通过音视频、线下活动沙龙、群互动等形式,助力中国家长一起成长。
·  做书的老姜 | 新作者如何出版第一本书
·  做书的老姜 | 梦想10年
作者更多文章>>
阅读:446 投诉
老姜 老姜
 
 
9年图书策划人 

微信扫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