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长课堂

如何用冗余思维应对中年危机

原创 : 王宝柱    2020年6月03日
中年危机是什么?如何避开?
各位得到大学的校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北京4期1班的王宝柱,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叫做《如何用冗余思维应对中年危机》。

我先做一个简单自我介绍:

我有16年的设计管理经历,在2016年底的时候转型做了保险经纪人。目前在明亚保险经纪公司做资深合伙人,三年保险做下来,取得了一点点看似荣耀的小成绩,都写在这张幻灯片上了,我就不做过多赘述了。

从我个人擅长来讲,我无疑最擅长保险话题,但今天,我更想给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应对自己的中年危机,以及如何进入保险行业并走到今天的。

说起保险行业,很多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从我做过来的这个感觉讲,这是一个幸存者偏差十分明显的职业。所谓幸存者偏差,就是我们往往会关注到局部却忽略了整体。

也就是我们会经常会关注少数的成功,但是却选择性忽略大量的失败。受幸存者偏差影响的逻辑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的:偏方治大病,读书无用论,飞机不安全,尴尬的中年,创业改变命运,当然也包括卖保险很赚钱。

所谓幸存者偏差,其实就是我们很容易通过观察局部而推导出整体,那就会漏掉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就比如说中年危机这件事情,也不是所有的中年都一定会遇到危机,但是也一定会有一部分人,在35岁和40岁的时候,面临着尴尬或者艰难的选择,我自己就是这样在即将遭遇中年危机的时候,做出了一些选择,然后很幸运,比如我选择从事保险行业,转型也算成功,但是回顾下来,我其实觉得背后有很多逻辑可以追寻。

最近一个朋友把我拉到了一个中年失业群里面,在这个群里面有很多在疫情下失业的朋友,大家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40岁左右,都面临着新问题,就是要么失业了,要么在觉得眼前的工作朝不保夕。

我截了一段我跟一个朋友的对话。他有两段,两个猎头给他的反馈,其实都是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的年龄超过了,然后就失去了这些机会。所以在中年的时候,可能不得不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职业会有很大的风险。

我们常说年轻的时候四海为家,中年的时候家为四海。人到了中年的时候,其实对家庭的眷恋往往更为强烈。

也有了更多的牵绊和负担,但这时候却又会发现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而有家的地方却没有工作。很多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我当年也是遇到了这个问题。

我在房地产行业,北京还剩很少的工作机会,如果我想继续保留更好的职位,或者更高的薪水,那我却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就是我要不要去外地。我相信很多人都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对中年人来说,年龄就是一座跨不过的坎,所谓中年人的职业危机,就是当你感觉危机的时候,危机就已经就在前面不远,这就是墨菲定律。

怎么去定义中年呢,有人说三十而立,有人说四十不惑,但中年可能都是有家的人。

世卫组织把45岁到59岁定义为中年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能还不到中年,但是从家的角度来讲,我们已经是中年。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说,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了他可以依靠的人。

所以人到中年的时候,自己就得是那个屋檐儿,不能再去想到找别的地方去躲藏。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更多办法,只能自己去默默承受。

在中年的时候,我们一边要面对不断下滑的身体条件,更高的职场压力,家庭的牵绊,勉强维持着脆弱的平衡,但同时呢,人到35~40岁的时候其实又因为过往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心里也依然会有梦想,对未来也依然期待美好的渴望,我们就在这样一个矛盾的状态下,悄悄进入了中年。

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讲鹰的蜕变,鹰平均有70~80年的寿命,在鹰40岁的时候它将面临一个选择,它的喙,变得很长,它的爪子也变得很长,而它的羽毛却变得又长又厚,这时候它必须做一个新选择,就是飞到悬崖上,用自己的喙不停的啄坚硬的岩石,把旧的喙磨掉,慢慢长出新喙来,然后再用新喙把自己旧指甲拔掉,长出新的指甲,再用之家抓掉自己又厚又重的羽毛,用5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重生,然后继续获得30年的新生命。

我觉得这和中年人面临的困境非常相似。

中年的时候,想象已经是一种奢侈品。这时候不论我们愿不愿意,都要明白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是谁?拥有什么?肩负什么?我们该做什么?而又能做什么?

今天的一切其实都源于过去的选择,而现在的选择又可能会影响未来的生活,但每一次做选择的时候,都必须面对一个问题——我有多少选择的权利。

我有多少选择的机会,其实就是要计算我们的冗余,如果我们的冗余足够,我们的选择就会比较自如,如果冗余不够,那我们选择就会比较艰难。

冗余这个词是效率的反义词,它有多余重复累赘的意思。但在通信工程中,它是备份和备援的意思,我们的备份和备援越多,我们的系统可能就会越安全。那对于我们个人来讲,我们的冗余越多,我们可能选择的余地越大。

那我在回想自己在转型前的时候或者转型过来这三年,那我觉得就是很多生活中的冗余,其实在过去的时候会有很大的认知偏差。比如说人脉的冗余,现在有很多那种看似真理的欺骗,比如说让大家停止无效的社交,然后不停的删除朋友圈的人或者不停的删除微信里跟自己没有交往的人。

这个在中年的时候封闭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其实正是因为不同圈层的朋友,可能让自己的生活圈,变得有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呢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做选择,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经济实力,去做更好的选择。我在回想我做转型的时候,我就在想,假如我没有足够的经济积累,假如我不能给自己一个更长的一个成长周期,那我是不是还能够放弃原来的职业,选择保险经纪这个行业,选择保险经纪这个职业呢?

我觉得这真的是很难讲,因为这三年过来,很多背着很高的房贷,背着很高债务的朋友来找我的时候,我都会建议他们慎重的做选择,因为一个人如果经济能力不够,有可能在做选择或者是在做新的职业的时候,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会特别的大。

这种情况其实就跟我们平时的消费习惯,或者说投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这两年很多人会投资P2P,然后15年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投资股票,但是所有那些做online(在线)的投资,或者说,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的这种消费方式,其实都会让我们的经济实力受损,这个都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未来做选择的机会。

另外呢,我想说一下知识冗余,我觉得得到的朋友们其实都会有一个很好的特点,都是对知识充满了渴望。那我觉得我也是这样的,我当时其实在从事地产的时候,我就考了金融理财规划师,我当时其实没有从事金融行业或者说保险行业的想法,但是我觉得,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是需要去做理财规划的,那我应该去理解理财规划,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是什么,而且我觉得我很有兴趣做这些,那当我做了这些之后呢,我还会分享给我的朋友们,让他们从中受益,所以这些跨专业的知识积累,其实在日后我决定转行的时候,给我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另外呢,就是说心里的冗余。有很多人呢,我觉得心理的承受能力还是比较差的,那一旦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能会遇到心理崩盘的情况。但是一个人其实如果说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能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都会有更好的更强的心理资本,这个也是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另外一个呢就是健康的冗余,其实人到中年的时候很容易发生身体健康的问题,那所以得到有很多这种跑步群呀什么的就会特别好,所以我认为健康的体魄,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去珍惜的。

避开中年危机,会有很多方法。我觉得首先其实应该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香帅说健康是能够定期产生现金流的债权类资产,是面对未来最重要的防御性武器。所以身体是1,没有了1一切就没有了意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应以损失健康为前提。

另外呢,就是要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从我转型的这三年时间,我觉得家庭是一个温暖避风的港湾,和谐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能够让家庭和个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满足。所以人到中年,必须要去好好经营婚姻的。

然后呢,在即将进入中年的时候,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收入结构。开源节流当然是必不可少,但是延迟满足反而特别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过于超前的消费,却让自己的储蓄和积蓄没有留下来,以至于在未来做选择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机会,另外呢,在调整家庭的收支结构时,要尽量的减少或降低劳务性的收入,所谓劳务性收入就是上班才会有的收入,努力提高资产性收入,比如说租金,比如说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收入。

让自己的被动收入逐渐多起来,我觉得如果在中年之前能保持了一个健康的身体,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又有合理的收入结构,能形成持续稳定的被动收入,肯定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结果,但是想要这种理想结果,那我们要考虑如何调配我们的资产比例,尽量让资产性收入提高起来,有了这三条,以后在做选择的时候,我们无疑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另外呢,我觉得还要保持适度的危机感。得到的朋友们其实都是有这种知识焦虑和危机感的,这种对未来的危机感,反而容易让我们避开未来遇到的风险,比如我当转年型时,我就在想我45岁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能不能够接受那个时候我的样子。

如果我不能接受,我现在应该做什么样的改变?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曾经有一条很重要的行动法则,就是要提前把自己置于危险区域,然后让自己适度的危机和焦虑感成为鞭策自己成长的动力。

另外人到中年的时候,我觉得心理资本的建设也特别重要,我们过往的经历中,可能会经历过成功或者失败,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坚韧的性格,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去迎接变化,同时接纳世事无常,构建好自己的反脆弱系统。

最后呢,强烈建议配置好足额风险对冲。人们经常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约束就是资金集的约束。所谓的资金集约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它往往会在某些关键节点发生,让我们不得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很多事情都会有要求资金的快速聚集和有效配置,比如说当前疫情下,就会存在流动性枯竭的问题,所有的金融危机都是因为流动性枯竭导致的挤兑事件,对个人和家庭来讲,在极端情况下,我们一定要面对流动性枯竭的局面。有很多人有很高值的固定资产,但是确没有足够现金流。

在出现危机的时候,就会显得特别窘迫。所以我们必须要拥有一个资金聚集的金融学思维,利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段,在人生关键的时刻,巧妙的借助金融的杠杆效应,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撬动起更大的力量为己所用,所以保险不是一种产品,它是一种金融思维。

所以冗余其实是一种重要的安全策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强化我们的冗余思维。首先,我们要珍惜健康,保持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然后真诚的帮助他们结交更好的人脉,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然后调整自己的收入结构,用杠铃策略去做投资,所谓的杠铃策略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反脆弱书里写的,就是用90%比例投资极度安全的资产,然后用10%的资产去做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这样我们就会可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呢,我也建议大家在身体条件允许条件下,尽量的配好保险。必须学会利用风险对冲杠杆,把整个家庭的现金流保护起来。保险不是说我们像挑菜市场买菜一样随便买一个就可以,而是应该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先厘清真实需求,然后找到值得信任可靠的人做好配置。把险种配齐,把保额配足,把预算控制好。未来的不确定,在今天还有机会管理的时候务必先管理起来,这样就可以无惧风险,家庭即使遭遇极端危机,家人也能安定从容。

关于健康的生活,有一段乔布斯的临终遗言,我觉得写的特别好。

他是这么说的:

作为一个世界500强公司的总裁,我曾经叱咤商界,无往不胜,在别人眼里我的人生当然是成功典范,但是除了工作,我的乐趣并不多,到后来财富于我已经变成一种习惯。

此刻在病床上,我频繁地回忆起自己一生,发现曾经让我感到无限得意的所有社会名誉和财富,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已经全部变得黯淡无光,毫无意义了。

我也在深夜里多次反问自己,如果我生前的一切被死亡重新估价,已经失去了价值,那么,我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我一生的金钱和名誉都没能给我的是什么呢? 有没有呢?

黑暗中,我看着那些金属仪器发出的幽绿的光和吱吱的声响,似乎感到死神温热的呼吸正向我靠拢。现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够用的财富,就该去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应该是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感情,也许是艺术,也许只是一个儿时的梦想,无休止的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变成一个变态的怪物。

正如我一生的写照,上帝造人时给我们以丰富的感官是为了让我们去感受他预设在所有人心底的爱,而不是财富带来的虚幻。

我生前赢得的所有财富我都无法带走,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中沉淀下来的纯真的感动,以及和物质无关的爱与情感,它们无法否认,也不会自己消失,它们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梁宁老师说,世界从来都是不确定,我们只能在概率中求生存。所以人到中年之前,如果我们想躲开危机,首先要培养平和的心态,学会在概率里生存,每一种选择都有做对和做错两种概率,当然还有意外发生的概率,对我们来说,只能不断的建设和调整自己的安全边际。

我接受一个朋友的采访,朋友问我说为什么当初付出几百万的机会成本,去选择保险经纪人这个职业。我跟他说,我没有办法保证选的对,我只能告诉自己,如果想去做,而且恰好还有选择的机会,那就应该勇敢去做。经过三年,我觉得正是当初的勇气,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最后呢,我觉得人到中年,希望大家能更平和一些,所以最后,我把美国著名牧师尼布尔在1934年的一篇祷告文送给大家:

请赐予我平静,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请赐予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
同时给予我智慧,让我知道这两者的不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倾听,感谢!

更多得到大学校友分享,请登陆www.zhi-liao.com
知了分享社,来自得到大学校友的有趣有料的知识分享,一个涉及家庭教育、儿童养护、兴趣培养、留学就业、职场套路、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平台。
作者更多文章>>
阅读:758 投诉
王宝柱 王宝柱
资深合伙人 
 
明亚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 

微信扫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