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伴孩子的情绪?
原创 : Nina 2020年11月05日
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里面,很重视智慧、知识的教育,但是我们其实不太care情绪的教育。这导致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大家都知道要如何追求成功,卓越,却从来没人教过我们,怎么关照好自己的情绪,甚至如何去识别自己的感受。
Hello大家好,我是北京校区得到大学五期二班的雍娜Nina,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在知享家长圈和诸位爸爸妈妈一起交流。那我本人也是3个孩子的妈妈,过去十几年,一直忙着和老公搭档创业。孩子一天天长大,发现沟通的问题也非常闹心,于是我开始主动探索学习亲子沟通。目前,我也是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和父母游戏力的认证讲师。今天要分享的内容相信也是常常容易困扰家长们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绪,学会正确表达,养成好性格。
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里面,很重视智慧、知识的教育,但是我们其实不太care情绪的教育。
这导致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大家都知道要如何追求成功,卓越,却从来没人教过我们,怎么关照好自己的情绪,甚至如何去识别自己的感受。
回忆小时候,父母是不太关注我们的感受的,比如说受伤了,他们通常会说“不哭了,这点小事也哭”。如果考了很棒的成绩,他们马上又会跟上一句:“千万别得意忘形,骄傲使人退步!”你知道这样的表达,造成的结果是什么? 那就是高兴也不敢高兴、生气也不敢生气、难过还要忍着不哭。这样的成长路线,就把我们变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不懂得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常常有父母看到小孩跌倒了,心里明明是担心,当场反应却是生气,并且嘴里还说出这样的话——“你怎么走个路都不好好走?眼睛长哪里去了?”
不知道这样的表达听起来是否有点耳熟?想问问在听的同学,从小成长的环境里,你的每一个特质、每种情绪都受到欢迎了嘛?有哪位同学,你的爸爸妈妈是可以来跟自己聊聊情绪的ABC,怎么才能陪伴自己的情绪的?如果有,请打1,没有就打2。
如果我们不曾学习,那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我们其实也不知道要怎么去教孩子认识情绪的。所以你今天来听我讲这节课就对了。想要更好的面对孩子的情绪,父母首先需要学习。
今天我的分享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1、识别孩子的情绪
2、教孩子学会表达情绪
3、好性格水到渠成
我知道,家长们心里都特别希望孩子不要动不动就乱发脾气、就愤怒或者哇哇大哭,因为陪伴的我们很容易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因此,诸如愤怒、悲伤、挫败这样的情绪在成人的眼里就不那么讨喜。谁不愿意面对一个成天笑眯眯,没那么多脾气,温和的孩子呢?
那这里我想让大家了解的一个概念就是,情绪是没有好坏的。每一种情绪都是来帮助我们针对外界刺激,表达自己的感受的。体验感受不一样,情绪并没有好坏和对错之分,无论哪一种只是对我们的提醒,像是一个信差给你送信来了。
那这个信使想告诉你什么呢?所有消极情绪的背后都是孩子还有尚未满足的需求。
我们知道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就会哭,当ta还不太会用语言表达,所有的需求都是通过哭来向大人求助帮助满足的。例如饿了、困了、尿了、拉了、孤单了……,大人面对孩子的哭声,往往会第一时间回应并满足婴儿的需要,喂奶、摇晃着睡觉、拥抱、换纸尿裤、陪孩子玩耍……一旦孩子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放松下来,他的安全循环处在一个不断增强的状态。父母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哭闹可以让婴儿更舒服,只要他在哭的时候能够被拥抱和安慰,就能帮助他倾倒“情绪之桶”,也是在蓄满他的“爱之杯”。前面给大家看一个应对小婴儿哭的视频。不知道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有部分家长看了后会给我反馈,这个看起来像爸爸的成年人太无情了,怎么能让孩子哭那么长时间?
这位爸爸是真的无情吗?他并不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管,任由孩子哭。他的眼神始终都保持着对孩子行为的关注。可以看得出来他一直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个小baby。他不停地围绕着孩子转动自己的身体,把手放在她乱踢的脚下,担心她把脚丫踢疼了,还有深情地抱住孩子。整个视频2分多钟,我们看的时候有多纠结,这位爸爸的修炼的功力就有多高。
他并不是视孩子的哭泣为要挟,延迟对婴儿哭泣的回应。相反他的关注和陪伴一直都在回应这个小婴儿。我感觉他应该是理解孩子的哭泣背后有需求的,不过很明显,他在保持联结的状态中坚守着自己的边界。也许孩子想要找妈妈,或者要某个玩具,但爸爸无法在当下满足她。孩子有情绪,爸爸是允许的,从头到尾尽管没有一句话,但他的肢体语言都在表达着:“你伤心,哭是可以的,我陪着你。”
既然我们知道,消极情绪的背后都是孩子还有尚未满足的需求。那要想知道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家长就要多陪伴孩子,理解他们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学会换位思考,带着同理心去共情孩子,我给他起了一个简单的名字,叫“调频”。
孩子放声大哭——我们可以对上孩子的眼神,妈妈看见你很伤心,需要妈妈抱抱吗?让孩子找到可以依靠的地方,心安后才能将伤心的情绪捋清楚。
孩子生气着急——抱住孩子气的浑身紧张的身体,“你很生气,因为……这让你……”我们有了这样的看见,孩子才会感觉到自己是被接纳的。
父母与孩子对问题的理解常常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换句话说,不同频。不同频看起来无伤大雅,很正常。家长总比孩子懂得的更多,经验更丰富,更加的理智。可惜的是,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并不是靠父母的建议或理智,而是孩子的理智。唤醒孩子的理智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用共情去协助孩子给情绪降温。
说到给情绪降温,我知道得到大学的同学都是偏理智层面的学习型高手。那我们从脑科学层面来讲讲儿童情绪的背后机制。
你可能不知道小朋友的杏仁核从一出生就跟成人的杏仁核差不多大,但是他的大脑却是整个身体最后一个发育成熟的器官,大概要到25岁才能堪比成人的大脑。也就是情绪脑(杏仁核)天生就成熟,而理智脑(前额皮质)掌管逻辑,理智却是慢慢逐年地变化的。当我们遇到紧急的事情时,情绪脑就会接管大脑,做出本能反应,情绪升温。理智脑这个时候是被冷处理的。往往我们想要让孩子控制情绪,基本不太可能。别说孩子不行,就是个成年人在情绪当下,也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情绪是一条河流,需要的是疏而不是堵。确切的说,情绪是一种能量,不好管。它是流动的,可以去陪伴的。
情绪不需要被推开,不需要控制、打压,只需要觉察就可以柳暗花明。我们尝试了解情绪这个信使带给我背后的信息。
同理心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沟通技术。同理心EMPATHY这个词,有个词缀empa,希腊语里是指——穿进对方的靴子。我知道你会好奇了,那同理心与靴子有何关系呀?我们中国有谚语,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进去才知道。所以你要想知道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你踩进孩子的“鞋(视)子(角)”才能解读得完整。这其实就是在我们成年后跟职场里学到的换位思考。
可惜的是,传统的父母总是看见事情,评判对错,仿佛我不给你点指点就证明不了我比你吃的米多一样。
相反,带着同理心的父母看见事情并不追随自己的直觉,主流文化眼中的对错很可能并不是真的。就比如当你知道——哭作为一种情绪,没有对错。你带着好奇与发现去和孩子对话,去试探,就能在孩子身上,看见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甚至是他用言语都表达不出的需求。当孩子被看见,情绪被理解,高涨的情绪温度就会回退。这时候理智脑才会重新上线。
所以下一次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不离开,始终保持对孩子的关注,把自己的频率调成和孩子一致,试着站在他的立场上去理解他,陪着他让情绪流淌。同一个情绪不会一直停留在这里,正因为情绪是流动的,所以可以创造不同的结果。
总结一下,我们要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首先要调频。情绪没有好坏,消极情绪的背后都是孩子还未满足的需求。情绪是流动的“河流”,需要疏而不是堵。当孩子情绪升温,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同理心去共情孩子,协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表达理解。这样才能协助孩子重归理智的思考,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那新的需求出来了,当我们识别了孩子的情绪,也共情了他,那不能每一次都这么辛苦吧。他如果自己能学会识别并好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不是更便利?
是的,如何培养孩子认识并表达情绪也是一门功课,也需要学习和练习。
我之前做了10几年的spa行业,简单点说是一个身心灵整合的行业。我们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身体是心灵的镜子。情绪表达有很多方式,最简单的就是通过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了。在父母游戏力里有个很好玩的游戏叫镜像游戏。
其实有过抚养经验的妈妈们都会玩这个游戏。镜像反映可以理解为从模仿孩子的表情开始,游戏力创始人科恩博士喜欢把这当作孩子的第一个游戏,从新生儿就可以开始。当婴儿注意到父母在模仿他并作出回应时,就逐渐形成了镜像反应的游戏。父母模仿他笑,他会笑得很开心,父母模仿他悲伤或者愤怒的表情,他会放松一点。因为他看到爸妈注意到了他的痛苦。当然情绪都有一个流淌的过程,并不会因为镜像反应就立刻消失。
镜像反应的目的不是改变或消除情绪,而是帮助孩子知道他有情绪是正常的,它可以应对这些情绪。如果父母不接纳或不理会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感受不到安全。当然父母不需要跟孩子一起悲伤、生气或快乐,只需要让孩子看到,我看到你的感受了。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通过情绪镜子的游戏来一起做出各式各样的表情。孩子高兴,你就当镜子,模仿他的高兴,他能在你的脸上看见自己的样子。然后换人,爸爸妈妈来表演一个表情,让孩子猜然后也把这个表情演出来。这样的互动过程非常有意思,就像照镜子一样。孩子一直都在模仿中学习,当孩子一个人承受强烈情绪时,压力激素会增加,如果身边有一个充满爱心的成年人镜像反应并欢迎他的情绪,就会感觉到安全;和父母在一起就不会被情绪淹没,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会得到协助。
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去观察周围的人,看看他们的表情,观察他们的动作,然后猜猜这些人现在是什么情绪。 像这种观察表情和肢体动作的活动可以让孩子学会察言观色,提高对别人情绪的敏锐程度。我和女儿有时候去麦当劳,刻意找个角度好的桌子,吃完了就和她一起观察每桌的客人表情,然后试着用一个情绪的词来注解。 孩子很快会发现,不是所有的情绪都可以用表情或动作表现出来,并且情绪的描述还有更多的高级词汇,也分口语和书面语,使用的好关键还是靠练。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从开心到高兴,到兴奋,到激动,再到眉飞色舞。这样的分层级的情绪描述的练习对于孩子的作文都有很大的帮助。
从识别表面情绪我们可以过渡到识别自己的情绪感受上来。这里我介绍一个图卡工具。这套情绪伙伴图卡是我的PET老师也是我的大学同学手绘创作的。我们一起合作把它变成了产品,对比很多市面上比较简单情绪脸谱,这套图卡的形象更加丰富,艺术。当然大家如果手里有其他的情绪图卡也一样可以玩起来。
我的感觉vs他的感觉——从情绪表达到情绪理解(图卡工具)
这个游戏,我是从得到周育茹老师的情绪教养课里学到的。
大概就是家庭成员围圈,通过认领情绪图卡,谈自己的感受和原因。也可以猜测他人的情绪和缘由。这样的游戏过程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同样的感受可能由不同的事情引起,同样的事情也会带来不同的感受,情绪背后是有原因的。通常情况下,每个人在描述自己情绪的时候背后都带着内心的某些需求。
我在游戏的表述里,增加了一句话——我想要的是……,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去理解真实需求与情绪表达的关系。譬如:我挑了恐惧的牌,表达的是“我生病了,很担心会传染你们。我要的是照顾好自己,保证全家人的健康。”儿子可能说“我很生气,糖糖又抢我的玩具,还老说男生要让着女生!我想要的是……公平。”
这个游戏刚开始玩,孩子比较容易卡,大人可以带一下。协助描述。慢慢的,语言词库就会越来越丰富,表达能力也会越来越清晰。
在解读他人情绪的那一part,就是陪孩子练习同理心的过程。同时家长会发现这样的围圈描述,可以帮助我们看见平日里孩子不太容易表达的一些稍纵即逝的感受,也可以帮助孩子们看见大人经历的一些体验。图卡的目的是启发唤醒,协助表达。它还可以带孩子慢慢体会,人原来是有“表面情绪”跟“真实感受”的,而且表面情绪跟真实感受有时候未必相同。表面的情绪看得到,真实的感受是看不到的,那怎么猜得到呢?这就是观察,倾听和同理心的练习。
如果你反复多次跟孩子玩这个很简单的游戏,你的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会去留意周围的人正在经历什么、发现什么。而这个能力,正是孩子以后要在社会上跟人相处非常重要的能力——观察力和同理心。
这个部分就比较考验爸爸妈妈的功力了。我做个示范
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正好抽到了生气,就滔滔不绝地开始诉苦。老师让他最后一个去吃水果。而且大部分小朋友的盘子已经被保育员收了,所以他没有太多选择,并且是站着吃的。回来他就不高兴。没有说老师为什么让他最后一个去吃,只是着火山爆发的图卡说自己特别生气。我拿出量杯功能卡,问他,“如果你的生气有刻度,你觉得他有多少呢?”他回答说“10ml,快溢出来了”说完还紧跟着“哼!”了一下。
“哦,原来,真的是特别特别的生气呢!”(这个技术在叙事治疗里叫外化,我把他的情绪用一个量杯的概念精确地表达出来那个深度)我就是在共情他并尝试引导他。
我把那张生气的卡片放到眼前,“这就是那个没能坐着好好吃水果的川川,你是否想帮帮他,看怎样他才能不生气呢?”
儿子想了想说,“我会给他香蕉、苹果、猕猴桃、还有酸奶,给他满满一大碗!然后让他坐在沙发上一边看超级飞侠,一边好好地吃一顿。”好主意啊,我们马上开始动手去创造这样的一个修补情绪伤口的行动,我和他一起,还在酸奶里加了坚果和百奇棒,电视看完后,大餐也吃完了,他难为情地告诉我老师惩罚他是因为他上了洗手间忘记洗手。气氛到了,联结也在,不用担心难为情,心里的门也就打开了。
Wow,我在想六岁的儿子已经有调节自己生气的方法,这样的力量是我最想要给他的。至于说怎样帮助他认识到饭前洗手的重要性,后来我和老师一起商量了一个绝妙无比的办法。那就是让他做值日生,监督谁没有洗手,老师说这一招特别管用,而且后来他在家里也是非常积极地在扮演这个查岗的角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情绪可以来也可以走,也让孩子体验到我们有智慧可以让那个让人不舒服的情绪从身体里流走。首先是看见,其次就是让它走。情绪调节的密码本来就握在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手里。
不被看见的情绪是地下室里的核弹头
有个爸爸,因为跟客户谈判了一整天,都没有达成自己的销售目标。于是他带着非常大的挫败感回到家中。看见自己的孩子,在沙发上打游戏,还吃着零食。平时,他也是位好爸爸,看到儿子这个样子,最多只会问一句,“怎么啦功课做完了没?”
可是今天因为他自己的沮丧,没来头的愤怒占据了大脑,大声的对儿子吼,“一天到晚就只会打游戏。老子在外面那么辛苦,挣钱供你们读书,你成绩回回垫底。你对得起我吗?”
在我们的生活里,经常有一些受伤的情绪,但无法将这些不满直接地传递给当事人。大多数时候只能压抑的愤怒转移成自责,否定或者是把它呈现出来,发泄到身边更多无辜的人尤其是弱者身上,比如孩子。
这位爸爸不仅源于现实的挫败造成的自我否定,对儿子行为的失望也积攒了很长的时间。表面上他看起来之前都没跟孩子急眼过,是个和颜悦色的爸爸。但恰好是这种讨好隐藏了内心的期望。
情绪得不到看见,你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淡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游戏力创始人科恩博士做了一个比喻,它不过是被藏在了地下室,地下室里有个健身房,这个情绪就不断地在里面举重健身让自己强大,到了需要的时候就核弹爆发,散发出自己的威力。
所以爸爸妈妈们要在生活中抱有觉察,陪伴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事实上,在我们的工作坊和咨询室里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
这里有个情绪触发点的表格介绍给大家,看看通过梳理可以给到你什么样的启发。
既然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孩子的情绪更多的是受家长的影响。那爸爸妈妈们就没有理由不先陪伴好自己的情绪啦!
好的性格是怎么养成的?
孩子只有被关注到,被理解到,需求被满足,才有良好的自我认知。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的时候,最需要父母的爱。那就是一个空杯表现,父母需要用爱去给孩子蓄杯了。只是我们在日常中很容易忘记这一点。那需要我们不断地刻意地去练习。渐渐从不知不觉,到后知后觉,再到当知当觉,脑海里立马浮现“BINGO,蓄杯!”当然父母还要学会为自己蓄杯,我们才能有爱给得出去。
给孩子蓄杯,先不急着从改变问题行为入手,增进情感联结,用共情的方式去理解孩子背后的需求。我们的目标不是不要让孩子有情绪,或者让他们控制情绪,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做情绪降温,回到放松合作的状态。
还有一个问题,父母很渴望帮助孩子培养抗挫力。所以都希望孩子能够坚强一些。我们会觉得不哭的孩子是坚强的孩子。但反过来看,你赞成坚强的意思就是不哭么?坚强的含义更大,它包括了一种适应性,柔软中的力量,还有自信、安全感甚至归属感……真正的坚强是我们可以看见自己的脆弱,表达自己的脆弱,适时地接受帮助,理性地去清晰自己的目标,如何解决问题,并为之而努力。
对孩子而言,压抑的眼泪,以后更有可能变成攻击或者是抑郁。哭虽然不能修好玩具,解决问题,但眼泪可以帮助释放沮丧情绪,情绪流走后才能让孩子用智慧和能力去抢救事故现场,承担责任。
父母游戏力是一种轻松养育的育儿方式,它强调父母的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帮孩子生根,二是帮孩子生出勇气的翅膀。生根就是要提供孩子的安全基地。家就是孩子的安全大本营。这种确定感和归属感是我们为孩子提供共情的基本出发点。将来向外探索,内在稳定扎实牢固。而勇气则更多来自于对孩子底层的信任和激励。
我还记得我在得到大学分享日上说的一句话,做父母本就是放手的过程,抓住的是欲望,是控制,放手的是希望,是成全。我们与孩子之间,其实有话可以好好说。我们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对自己的需求负责,把世界归还给孩子。孩子,有他们的路,有他们的人生,有他们的精彩。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如果你对PET父母效能训练和父母游戏力感兴趣,可以撩我,我有专门的知识分享群,可以抱大家入群共同成长。
知了分享社,来自得到大学校友的有趣有料的知识分享,一个涉及家庭教育、儿童养护、兴趣培养、留学就业、职场套路、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平台。
|
|
|
|
|
|
其他金额 |
雍娜 Nina |
|
|
|
iSpa联合创始人 |
|
|
|
微信扫码,了解更多 |
|
点击微信右上角,将文章发送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
投诉类型: |
|
投诉描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