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国留学

北京四中国际部创始人关于美高留学讲座复盘

原创 : 康荣    2020年6月03日
孩子是应该上完高中申请国外的大学?还是应该上国内中学的国际部,有什么区别?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包括王老师和我自己。

因为今天的内容呢,是复盘王老师的讲座。所以我觉得尽管他不在这个群里,但出于对他的尊重,我还是应该先介绍一下他。王忠群老师,以前是四中国际部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国际部的校长,后来自己创业,是奥联国际教育的创始人兼负责人。那么除此以外,他还有一个另外一个角色,就是他自己也是三个女儿的父亲。并且呢,这三个孩子,最后都走的是留学之路。其中他们老大都已经毕业了,现在上海美孚工作。因为他自己的孩子也走向了这个留学之路,所以首先其实他从内心是非常认可这条路的。当然,同时受他这种奥联国际的这个身份影响,他肯定也是为了说明美高有多么好,然后也是为了给自己去引流客户。所以,我觉得大家就这个可以各取所需,自己把握一下客观度就好。

当然,我也特别感谢大家的信任,让我这个完全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去讲一个关于留学的话题,但还好这是一个复盘的工作,而恰好我又是个卖保险的,说好听点,也是属于语言工作者,就是能够把这个话说明白。实际上我自己以前曾经在外企工作了11年,:宝洁,迪奥和雀巢三家公司工作。我也曾汇报给老外的,也共事过一些国际上非常优秀的同事,我个人也在国外生活过,体会过这个世界之大,以及不同优势的人具有不同的特质。

我还记得几个月前我在咱们班的自我介绍里边,我是非常简单的说了一句,我在四年前因为家庭的缘故,改行做了保险。所以我自己呢,其实就是对子女的教育会非常的关注,也会花很多时间去读书,反思啊。咱们都是作为爸爸妈妈,可以一起来讨论一些这个相关的一些话题。

小结:我的经历决定了我的局限和偏见,所以所有的话题,我们求同存异。

接下来,进入王老师的讲座复盘。

王老师的那个PPT,他写的特别的仔细,全是字儿,非常的密集,这个完全不符合PPT的要求,我自己觉得他可能是为了传播更便利吧,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他本人所讲的一些东西不要被丢失掉,所以他选择了这么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大家如果要是对他整个的内容很感兴趣,其实是可以更仔细的去把整个PPT全部看一遍。他实际上讲了两大板块儿,第一,是WHY;第二是HOW,那个HOW,讲的非常的少。因为这个,他的目的肯定还是希望,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HOW的时候,或者是想通过他的途径去了解HOW的时候,那你是需要去付费咨询的,所以他前面其实会讲的更多的一些WHY,我们在这儿还是简单说一下。

他前面讲了很多,其实最后呢,就是想说明两个结论,用他的话说叫做被反复验证的两个事实。这两个事实呢,第一个呢,就是中国学生去申请美国的前top30或者top50,那么他的高中背景的优势的排行顺序分别是这张图上所显示的就第一个是美高;第二是国际顶尖公立高中的国际班,比如说四中国际班,基本上也算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第三呢,是国内顶尖公立高中的普通班,比如说四中啊,人大附啊等等,北大附,清华附等等。那么,第四个是国内顶尖的国际学校的少数优等学生,那在这里的话,比如说顺义的鼎石,其实就是在很多人眼里还是非常非常好的,但是其实真正最后录取到top30的人并不多,然后剩下的是普通的学校。

然后第二条呢,就是他认为,如果要是以美国顶尖大学为最终的目标,那么小学到高中,这个最优化的一个国际教育的路径呢,是小学上公立小学,因为好师资全部都在公立,那么初中呢,上优秀的公立初中,然后或者上优秀的国际学校的初中,那么高中他会认为是美高,会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选择,当然啊,就是他这个里边呢,他在讲的时候是拿了大量的一些数据去论证了这一点,包括前边那页纸的数据,他也都是分别拿了,这个包含,比如说像四中国际部,迄今为止在本科的这个教育领域,就是四中这么多年没有人直接在本科渠道,上斯坦福或者哈佛。

那个王老师自己呢,赶巧自己就是四中的毕业生啊,他的第一学历应该是对外经贸大学,所以他自己是非常引以为荣的,那他会认为说,并不是四中的孩子不够好,而是说其实在美国大,尤其是前30或者前50,他们在选择学生的时候,更喜欢选择在高中阶段,就有国际留学背景的这样的一些人。所以这是他的一些观点。虽然说四中国际部,现在每一年,就是最近的两三年里,每一年大概都还是有30%-35%的学生是可以进入全美前50%的大学的。但是没有人去到最顶尖的大学,而且也仅仅是30%-35%。

那他自己做了一个大胆的一个假设,他就说,实际上在四中国际部,那些排名35%以后的学生如果当时没有选择在国内就读,而是选择了美高,实际上他们能够去到一个美国前30或者前50的学校的概率其实是高达50%-70%。他举了很多的细节的这个一些案例,来证明这一点,我在这儿就不多说啊,如果谁需要,我可以把那个语音发给您,那么嗯,他也举了他自己这个孩子的一个经历,他有三个女儿,他的老大呢,就是已经是从美国的一所整体排名大概是100名以前,各体各项的专业排名大概是在美国前十,这样的一所学校读书。

现在已经毕业了,然后加入了美孚,现在在上海工作,实际上他对这个效果是非常满意的,因为用他自己的原话说,就是他的大女儿,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然后他就讲到了他的另外一个女儿,就是她是在人大附小,但实际上的话,就是起初是在人大附小,那么,她从人大附小去到人大附中的概率,首先,这个不是100%的,而其他人在附中之后,又想成为人大附中里边最好的那一批学生,比如说前30%的学生的概率,可能也没有那么高,因为用他自己的原话说,他的这个二女儿也不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二女儿是也是一个普通孩子,但是呢,他现在在美国就已经开始,等于是小学一毕业就出去了,然后一直在国外,就是在美国。

然后现在他基本上就是看上去,去申请一个全美前50的大学似乎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当然这里边有很多因素啊,比如说美国的孩子没有那么努力呀,所以他就很努力,就一下子在那个群体里边儿就会显得相对来说还比较优秀,而且可能人家也不是单纯的以成绩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当然成绩肯定也要好,然后等等吧各种各样的原因就促成了他自己现在对他孩子能够上一个比较好的学校是很有期望的。同时呢,他就觉得更重要的是他的孩子,在那样的一种相对来说轻松,不是以高考这一个独木桥为衡量标准的,这么一个环境里,整个人的性格就是个性方面,他都还是觉得比较满意,所以这是他个人经验的一些分享。

小结:不是说学霸要走留学之路,而恰恰如果咱的孩子不是学霸,留学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前面那个话题,王老师,当时差不多用了两个小时。然后举了非常详细的例子来证明了,就是我刚才说的最后那两页结论,那么后边儿呢,他就开始讲那个英语,但是因为时间不够了,所以说讲的非常快,大概就一二十分钟把他说了一下,这个是我特别想听的,但是最后没有听到的内容啊,因为后来很快讲座就结束了,所以在这个环节里呢,我觉得只是抛砖引玉的拿出来去做一些分享,我觉得咱们群里的爸爸妈妈们可以一起努力,看看怎么样去为还比较年幼的孩子去打好一个基础。

首先呢,就是这也是幻灯展示的内容,说的是优秀的美国高中,对孩子这个英语水平的一个要求程度。然后大家可以大体上看一下,那确实,如果要是咱们的孩子在国内呆着,确实,我觉得还是比较难能够达到这个上面的这个要求的标准,所以呢,那个王老师在他的讲座中特别提到了一点叫做学科英语的学习,事后我呢,就专门又私下里找他,去请教了一下,就学科英语到底指的是什么,他就说实际上就是用美国的从小学开始,他们的各个学科里所有用的教材就是美国的小孩是怎么样去学自然、地理、科学啊,当然也包括他们自己的语文,数学所有的内容。

就他的这个观点,我自己其实是蛮认可的,就是我跟他都不是特别主张去学,类似于VIPKIP或者是什么找个菲律宾的外教,反正电话什么之类的,就是我觉得那个可能对于,比如说出国前临时去想练习一下生活口语,我觉得可能目的是可以达到,但是可能最后想用一种外国小孩儿(英语母语)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那我觉得是完全达不到的。而且,实际上我觉得可能如果要是单纯的一个日常用语交流的学习,我觉得可能不用那么复杂,我自己个人的一个经验也可以和大家分享。

就是我呢,其实对欧洲的一些个别城市还挺熟,熟到啥程度呢,就是我基本上都是自己去菜市场买菜,因为我吃不太惯他们那边的东西。那实际上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一个菜市场里边,可能一个没念过书的那种卖菜的大妈,对吧,大哥,他们基本上是可以用很多种语言去交流,对吧,他们基本上是英语是通用的,不用说,但他们会说德语,西班牙语,这个葡萄牙语,法语等等吧,几乎都会说,可能说的也不见得多么的好,但是基本上起码的交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就是语言的学习黄金周期呢,可能三岁是一个最好的时间,六岁以前也不错,12岁以前呢,还都是一个算是黄金期之内吧,但过了12岁,基本上还是要当第二外语去学了。

所以我自己个人的一些喜好呢,就是,我可能会自己在家里边特别低成本地去营造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或者是多元学习的环境,包括我自己的孩子,现在学西语,然后很多人都以为,我可能花很多钱去把他送到某些教育机构,其实也没有,就我用一些软件,实在是没功夫送,然后那个就让他自己去学,然后我觉得他学得很快。这个启发就是我从菜市场里得到的一些启发,就是一个孩子想学好多种语言,其实,不是一件难事,这个本身啊,但是他的这个思维是不是一种学科思维,这肯定就不是,因为我觉得可能当他到了一定的水平的时候,我还是会花钱把他去放到一定的机构里边去,更进一步的系统性的学习。

小结:学科英语很重要。

现在市场学科英语的课程大概是600-1000每小时,我这个穷人实在是消费不起,所以我准备自己研究一下买教材给娃学,但是正好赶上最近孩子连续感冒发烧,我们还追业绩,所以停滞了一段时间,我年底前找到好教材,给大家汇报也希望有经验的家长指导我们哈。

以上这张是王老师的总结,我就不赘述了。

我接下来再补充两点其他的内容。
第一呢是关于公益事业,首先呢,公益事业,它本身的价值,就是对人生的反思和价值,我觉得它真的是很大,我也不多标榜自己,但我确实啊,在这个上面也坚持做了很多很多年,事实上,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我的付出,就是回报远远大于我的付出的,所以我也一直希望我的孩子参与到其中。但是国内的那个公益事业就是孩子可参与的项目,真的非常的少,所以在这方面,我也一直在想要思考说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让他们去持续的,去真正的去做一些事情,而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功利的目的啊,因为比方说像我,我也没什么功利的目的,我也不申请什么留学,但是我觉得真的收获很大。

但反过来,如果要是公益事业做得很好,那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自聚一些,比如说嗯,爱的精神,对吧,责任,然后社会责任,等等,那么这些东西它本身就会更有价值,然后外加上这些经历,那么对于申请更好的学校,它其实未来是有帮助的。这个是我身边的一些就是已经在读很好的一些名校的、国际名校的一些朋友啊分享的。
第二个呢是兴趣爱好,就是老外,他还是挺关注你是否是一个有趣的人,所以的话,如果要是孩子,他能够很好地去参与到某些球类运动,或者是这个乐器类,那他们还是挺喜欢的。当然,现在基本上很多家长几乎都还是很关注这个问题,现在北京就是比较有钱的人,他可能会投资孩子去打冰球哈,然后,当然兴趣爱好没那么大,或者经济条件不太允许的话,那可能就会去打什么棒球啊,橄榄球啊,篮球啊,足球啊等等,那这些活动实际上都是非常非常好的一些项目,本身孩子热爱体育,他就会性格很开朗,外向,包容,对吧,然后有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然后除此以外的话,这种球类运动很适合他融入到那个团体当中。

重要的一点:团体类活动更利于你融入群体

大家还记得我前段时间就在群里请教大家,说那个管弦乐队女孩子学点什么好,因为我们家那个妹妹,她其实一直是在学钢琴,我后来跟王校长在谈话的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说,这个当然本身也挺好的,我们也会继续学,他自己也喜欢。那么实际上这个乐器本身啊,如果你只是说对音乐的喜好对吧,这个没问题,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假如说你想把它作为一个社交的功能去用的话,那么实际上它就不是一个最好的一个选择,那实际上的话,如果你能够再参与到一个乐队里边的一个乐器,那他就是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我在这个事情上,我觉得我还是有一些感受啊。

就是因为人,它是具有社会属性的话,对于人来说,她的这个社交其实就很重要,我先拿我个人的,小时候的成长就是我的这个成长经历呢,是换了很多个城市,然后在不同的城市说的方言不太一样,所以我就是每到一处的地方就想要去融入那个团体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个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造成了很多,这个内心里的一些自卑,或者什么之类的,这种一些负面感受,当然他可能也塑造了我的一些其他的能力,生存能力各方面啊,两边看啊,那么,当我们或者说甚至和孩子一起在国外的时候,其实可能也会有一些,没那么好的一些感受啊,比方说像以前我其实曾经跟孩子说在上幼儿园的这个过程中。

那可能我其实就能够感受到,就是一个可能三四岁的孩子,他其实是挺容易就融入到那个小朋友当中,然后,但是呢,可能一个六七岁以上的孩子啊,实际上就是一个亚洲孩子,想融入到一群白人里边,还是有难度的,那这个不仅仅是孩子,其实包括妈妈们也是一样的,实际上我觉得,我也是没有朋友的,就至少在那个家长群里边,我其实也是没有朋友的。然后,可能那些美国的妈妈们,他们会聚在一起去讨论,他们一样的,就跟在中国家长一样讨论老师,这个好,那个不好,所以后来我觉得好像就是,我其实也觉得挺孤单的,直到后来呢,我跟一个希腊妈妈成了闺蜜,可能是因为我们俩都属于外地人吧,所以就一下,就是这个同命相连的那种感觉就出来了。

所以呢,实际上的话就是我们可能是必须得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更好的去社交,我们可能需要给他有社交的途径,对吧,他学习好,那他一定是个社交途径,那他这个喜欢社团,他也是个社交途径,那假如他学习也不行,他也没那么喜欢社团,他可能性格就是偏内向的。那他喜欢乐器,那其实让他去参加一个管弦乐队,那就挺好的,就能够融入到一个社会里面去啊,但这是我个人的一些小想法。
我这部分的总结
我总在反思:什么是好的教育?

一千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所以,1000个人眼中,就会有1000个好教育的模样。

理性的“好的教育”的表达:爱的教育,自由的教育,平等的教育,感恩的教育,责任的教育,科学的教育,艺术的教育。

感性的“好的教育”的表达: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呼唤另一朵云,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所以,好的教育,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地,条条大路通罗马,美高只是千百中的一条。
更多行业保险最新知识,请关注微信原创公众号:保识

更多得到大学校友分享,请登陆www.zhi-liao.com
知了分享社,来自得到大学校友的有趣有料的知识分享,一个涉及家庭教育、儿童养护、兴趣培养、留学就业、职场套路、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平台。诚邀各行业专家及优秀家长,通过音视频、线下活动沙龙、群互动等形式,助力中国家长一起成长。
作者更多文章>>
阅读:193 投诉
康荣 康荣
高级经理 
 
中国太平 

微信扫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