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儿童教育

孩子叛逆怎么办?叛逆不止青春期

原创 : 刘佳    2020年6月03日
孩子为什么叛逆?作为家长如何引导?
大家好!我是得到大学上海四期一班的刘佳。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孩子叛逆怎么办?叛逆不止青春期》。

一说到“叛逆”,很多家长就有很多苦水想倒;也有的家长谈之色变,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有叛逆的行为。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叛逆的现象和行为!“叛逆”是每个孩子成长中必须经历,也是持续经历的一个过程。

孩子从一个只能依附在妈妈怀里的小婴儿,逐渐成长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人,就是需要通过这样一次次的“叛逆”来完成。

根据孩子的心理状态,孩子的成长会经历三个重要的“叛逆期”:
第一个叛逆期是在2-3岁,这个叛逆期称为“宝宝叛逆期”;
第二个叛逆期是在6-8岁,这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第三个叛逆期是在12-18岁之间,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青春期叛逆”。
我们把这三个叛逆期也叫做“三个火箭发射期”。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这三个时期集中释放内在情绪,获得心理动力的过程。就好像火箭发射一样,情绪就好似燃料,释放情绪的同时推进成长速度。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来看看这三个叛逆期,孩子发展的状态。

当然了,因为每个孩子发育节奏不同,所以叛逆期也会或早或晚。我们说到的年龄也只是大约的年龄范围,但并不能证明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就一定处于叛逆期阶段。更多的判断还是要通过仔细观察孩子的情绪、想法和行为的变化来决定。

2-3岁叛逆期的孩子,很多父母会说,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叛逆期呢?

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进入了自我意识慢慢形成的阶段。在心理上发展出“我”和“你”的概念,同时,在捍卫自我意识的过程中,获得“我能行”的感受。

他们会经常说“不”“不要”;有些事情非要自己做才行,想自己吃饭,不要大人喂;还会“护东西”,不允许别人碰他的玩具。这些都是典型的“自我意识”成长现象,他在区分你我之间的界限,和自私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阶段的孩子需求的是自主性、自控性。他会开始有兴趣学习更多的新技能,并且把新学会的技能反复的使用,反复享受这个“我能行”过程。

父母在这个阶段如果对他本可以自己完成的一些事情,过分的保护,总是担心孩子做这个危险,做那个不行,包办代替他去做一些事情,甚至会用严厉或者粗暴的一些方式制止孩子。他就会对自己有所怀疑,是否真的是有这样的能力,慢慢就会丧失自主感和主动性。

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主要的干预的方法是“赋能”和“保护”,意思是说,一方面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赋予孩子能力感;另一方面又要给与保护,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随时出现。掌控即善意,强迫即敌意。
孩子说“不”,只是想表达自己和妈妈不一样,但辨别不清到底什么行为才是真正的“不”。

因此,如果是必须做的事情,家长可以用语言和情绪认同他的“不”,同时默默并温柔的拉着他的小手直接行动就好。

不如孩子回家不想洗手,这个时候,如果你温柔地抱起他说:“好,那就不洗!”接下来你就拉着他的小手去洗手。结果你会发现,他并不是在真的反抗你。

孩子只是在用“不”字,来证明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证明我是能干的。此时家长的认同就是赋能。
在家长评估觉得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做些他能完成的事情,并让他来决定,不要因为自己觉得麻烦而忽视孩子的感受。要给孩子体验自己价值感的机会。
如果孩子执着于一件他完不成的事情时,我们可以帮助他完成。完成之后可以给他鼓励,“妈妈看到你刚才很努力的完成这件事。”

如果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危险的,家长就要利用自己的权威来制止保护孩子。比如,当他想自己过马路,但是他还没有判断车辆来往通行是否安全的能力,那我们家长就需要直接坚定而温柔的抱走他,禁止他的行为就可以了。

这也是在表达着作为父母的一种界限。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孩子,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太会表达一些情绪的词汇,这就需要家长来帮助他理解各种情绪,比如当他生气的时候,你可以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想要那个玩具,所以宝宝现在很生气。”

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通过你的接纳,他们也会感受到被理解,也会慢慢的学着用这些情绪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用哭闹来解决问题。
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嘴上爱说“不”,但还是只能依赖于父母,所以父母还是起到主导的地位。我们所说的“赋能”是需要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并赋予孩子权力,让孩子不断的通过探索,来了解自己,完善自我意识。

作为父母也不要事无巨细的帮助孩子完成他本可以完成的事情,要给他自由的发展空间。当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还是有限的,有很多事情是分不清对与错的,这时就需要得到父母的“保护”。

如果在2-3岁时,孩子的小火箭没有完成好第一次发射,情绪未得到完全的释放,探索行为没有得到更多的允许和支持。那么到了七八岁的时候,孩子的叛逆行为就会更加突出。男孩子可能会表现得更加明显。现在在线上跟我们学习SEL社会情感技能课程的学员中,男孩子的比例明显高于女孩子。

有一位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他家有个7岁的男孩,让他头疼的是每当要出门的时候,他们俩总会因为孩子穿什么而大吵一架。他觉得外面冷,儿子穿得太少。儿子压根不听他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认知和自主性更加增强,渴望自由,要求也越来越多,想得到更多的权力。他们甚至认为自己的和父母是平等的,可以说这个时候他们就像一个“小大人儿”,虽然没有我们大人概念中的“长大成人”。但他们会觉得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决定,如果你不同意,他会一直地唠叨你,最终就算你不同意,他还是会按他自己的意愿去做。

身为父母,总是想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来帮助孩子走捷径,这一点特别能够理解。可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所要学习的是一种“能力”。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决定去验证现实,不断将想象与现实连接起来。

但是,如果总有一个声音在他耳边的唠叨,对他来说好像是在剥夺他的决策权,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挑战行为,他会不顾一切的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换句话说,就是,只有自己体验到的才算数。

所以面对这一时期的孩子,我们需要做的是赋权和辅助。具体的方法是:
用轻松的方式互相表达感受。如果你真的忍受不了,比如担心孩子穿的太少、衣着太暴露,那你也可以用轻松的方式跟孩子说出你的感受,也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你的感受一定不要带着说教语气,这样孩子才会对你的想法感兴趣;
当孩子对穿衣品味、或者购买衣服有要求的时候,可以让他跟我们一起去买衣服,但是要提前商定好你们购买的目标和预算。比如,需要买两个短袖还是一条裤子,如果买这些衣服,预算大概是多少,如果超出预算,我们该怎么办?让孩子参与到实际生活中,赋予他们权力,感受这个过程;
只要不是特别危险的情况,就让孩子去尝试一下。如果怕孩子冻着,可以默默带上衣服,在他感到冷的时候给他支持。
如果对于上学的孩子不想穿校服,想挑战一下学校的规定,这时要让孩子体验自己的错误选择所造成的自然后果;

当然,我们也可以跟孩子一起提前评估可能的后果。我们可以作为睡前惯例,在前一天晚上睡前,让孩子选择好第二天需要穿的衣服,这样第二天早起我们就能有充足的时间出门,不会迟到。
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已经加入到了一个新的集体——学校,他们会对更多的人或者事有更多的认知,随着孩子的认知快速增长,我们作为家长需要更多的是“赋权”给孩子,让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这样也有利于孩子发展自己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的能力。

但是对于这个“小大人儿”我们还是不能完全的放心,那在有些他想尝试的事情上,我们父母就要做到“辅助”的作用。在某些事情上,给孩子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算体验了失败,也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支持,让孩子更有动力的成长。

现在的孩子青春期叛逆,多有提前。
上两个阶段因为孩子的年龄都还小,家长们会感觉不管他怎么叛逆和反抗,都还能有一些方式去掌控他,哪怕是用强硬的方式也能给他的叛逆行为打压回去。但是到了12岁到18岁的阶段,就是我们家长们长听到的“青春期叛逆”,这个时期的叛逆行为尤为严重,也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有力量的一次“火箭发射期”。完成这次释放和成长的过程,孩子就走向了成人,不再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老师无论说什么,他们的大脑里就像安装了什么反向装置,总是把你的话反着听,让父母也是暴跳如雷。有关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研究,有这样一句话描述:“青春期的大脑使得十几岁的孩子不像一个未完成的草图,而更像一个精致、敏感、适应力很强的造物,几乎就是为了完成从家庭的安全环境进入复杂的社会而完美地设计出来的。”那这个拥有着这么强大大脑的孩子们,怎么就不能安分守己一些呢?!

其实也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强大并发展中的大脑,他才开始有了探究自己是谁,并要独立于父母的这个过程。在这个期间,孩子会感觉到内心有很多冲突,他们随着认知的快速增长,他们更重视自己,但又认不清自己,所以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很爱照镜子来观察自己,有时他们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无所不知的,但有时又觉得自己很糟糕、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好。有的孩子会崇拜偶像,甚至痴迷,他们心里会有很多小秘密,他们会选择跟身边同龄的孩子沟通,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对家长却不屑一顾。

但父母往往将孩子对朋友的专注理解为对父母的拒绝或者叛逆。在这个时期的孩子生理方面也在不断成熟的阶段,伴随着突然而强大的荷尔蒙变化,和大脑发育的力量是他们所控制不了的,这就会造成他们的情绪突然波动,有时他们前一分钟还很高兴,下一分钟有可能蛮横粗暴。而他们此时的一些行为也只能靠“直觉”来表达,并不一定能像成人一样做到很理智,所以看起来他们很冲动,易激动、易冒险。

此时的他们心里好像有两个自己,我们用英文中的“I”和“ME”代表,“I”代表着自觉意识的我,“ME”代表着他人眼中的我。他们分不清自己到底是“I”还是“ME”,是应该听“I”,还是应该听“ME”?他们希望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试探和证明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他想要在没有别人指导和命令的情况下,自己能够为自己做些什么。

所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即使家长和老师不干预,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会打架,直到度过这个阶段,完成“I”和“ME”的整合。他们才会既找到真实的自我,又能够把自己置身于环境中,去适应环境,使内外达到平衡。这个过程就叫做自我同一性的整合。

这个阶段我们给到家长的建议是:陪伴和指导。

陪伴的意思是,把孩子当作成人看待,相信他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包括情绪很低落的时候,只要孩子不需要,我们就给与陪伴就好。指导则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随时都在他身边,给予他情感的疏导或者具体解决方案的建议。当然,这都是不带期待的建议,只给出,但不要求。

如果这个阶段家长和外界社会给予孩子正确的认识和干预,那同一性发展就会比较均衡,他通过尝试慢慢学习,就能够认清自己,了解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接纳自己、尊重自己的选择。尤其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也有一定的定位。

如果外界的干预过大,这个孩子就会出现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有可能孩子的自己那个产生动力的“I”就会被打压的没有了,那就剩下“ME”了,孩子再也不反抗了,他觉得你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好了,你们说的算吧,或者在你的打压下,孩子的这个“I”反而长得更疯狂,比“ME”长得还要大,那他对于你不让他做的事儿,他就偏要做给你看看,这个时候他对自己没有做到更好的认识,甚至超越了对自我的认知,就更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啦,此时孩子的心里其实还是迷茫的。

这两种干预过后的现象,就会导致有的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叛逆的行为严重,有的就没有什么叛逆的迹象,那这就需要要家长来衡量一下自己的方法了,尤其是对没有叛逆行为的孩子,他是否被你打压的“I”已经没有了反抗的动力,只是一味的顺从你,没有了自我,当然,也会有本来家庭本身就没有这种压力的出现,孩子他也会顺其自然的发展的更均衡,也就不会出现一些激烈的叛逆行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们更希望家长能做到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在不失原则的事物上,让孩子在感受和尝试中不断完善自己,认清自己。
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家长不要第一时间的干预,我们要相信孩子,在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相信他有自己的想法,也允许有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过多询问,相信孩子自己能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信任和支持,只有这样,孩子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遇到问题,才能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拥有自己的小秘密也是长大成人的标志之一,家长也不用担心孩子接触的东西你不放心,而偷偷的查看他的隐私。当你担心的时候,你可以跟孩子沟通,让孩子理解你的担心,为什么你会这样做,让他体会到父母的爱。
这个时期的孩子有时需要的是一个沉默的倾听者,如果孩子只是跟你唠叨着他的烦心事,我们只要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就好,但有时他也会对问题有着一些疑问,希望你给与他更多的建议和指导时,我们一定要给他积极的反馈和相应的建议,来支持和帮助他。这样也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心中的“I”和“ME”整合同一的时期,当这个过程完成后,就代表着他已经长大成人,是可以独立的个体了,作为家长,我们要接受这个分离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好的状态来面对孩子。
作为这个阶段的父母,我们要学着做一个合格的陪伴者,当孩子向你诉说他的烦恼,情绪表现激动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做到的就是陪伴,当你提出想帮助他的时候,他也许也会拒绝你的帮助。所以不要因为帮不到孩子而感到内疚,有你的陪伴,往往才是他最好的疗药。
这个时期“陪伴”和“指导”对于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所处的时期往往会让他们很迷茫,对待事物的看法也会不那么明确,当他不想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你或者大多数时候喜欢跟朋友沟通的时候,我们都要给与他们足够的空间。当他迷茫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也要承担起陪伴的职责,让他感受到生活中有父母的陪伴,在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时,能够更加有勇气面对。如果孩子在这个迷茫的过程中不知所措,向我们求助,我们再以指导的角度来跟孩子沟通,而并不是在你发现错误时把你的想法直接强加于孩子。这样才不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反感。

“三个火箭发射期”是孩子逐渐增强社会情感能力的必然阶段,也是心理和人格完善的重要过渡。在这三个叛逆期当中,宝宝叛逆期的力量最小,青春期的叛逆力量最大。如果前面的叛逆期家长没有更多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会释放情绪,获得成长的力量,那么到了青春期就有可能释放出更为强大,或者有破坏性的力量,最后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们看到的那些青春期没有叛逆的孩子,也有可能是因为早期得到了很好的释放和发展,到了青春期就会更为平缓。对于现在正在我们课堂当中学习社会情感技能的孩子,他们会在5-12岁的阶段,基于心理学方面的指导,会通过我们的课程来弥补前期未完成的情感宣泄,有时还会通过角色扮演达到一种情感体验,在老师的引导下,最终得到一些应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更容易面对和解决人际关系或者适应环境的一些问题,能够更好的度过同一性整合的关键阶段。而且这些孩子会比同龄人更节约成长的能量损耗,更容易走向真正的成熟。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会感到孩子学习了社会情感技能,显得与其它孩子不一样。

纵观整个过程,孩子是通过这样的三个时期的叛逆,完成了逐渐从妈妈怀抱走向社会化的过程。

作为家长也要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做好与孩子渐行渐远的分离准备。有句话说,只有妈妈的爱是为了分离的爱,这就最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真心希望家长能够珍惜孩子每个叛逆期的到来,给孩子营造一个他需要的环境,度过好每个叛逆期,最终走向成人。
介绍青春期课:如果你的孩子在10-13岁左右,已经有了青春期前兆,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参加我们的青春期课程。
更多得到大学校友分享,请登陆www.zhi-liao.com
知了分享社,来自得到大学校友的有趣有料的知识分享,一个涉及家庭教育、儿童养护、兴趣培养、留学就业、职场套路、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平台。诚邀各行业专家及优秀家长,通过音视频、线下活动沙龙、群互动等形式,助力中国家长一起成长。
作者更多文章>>
阅读:381 投诉
刘佳 刘佳
 
 
童心沃SEL创始人 

微信扫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