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儿童教育

如何让你的孩子上哈佛?

原创 : 卢嘉杰    2020年12月15日
如何让你的孩子上哈佛?是文化成绩重要,还是个人能力重要呢?招生官的眼中是如何挑选人才的呢?
我是北京得到大学3期2班的卢嘉杰,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咱们得到大学家长圈跟大家来一起分享一下我个人上哈佛的经验。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如何让你的孩子上哈佛。说到这个主题,我想象脑补很多同学的眼中已经开始放着光了,因为再次证明了我们中国人的一个“名校”的情节。如果是你在找工作的时候一说,你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好像你整个人就跟开了光一样,其实不光是在中国,在整个世界对于名校都是有一种趋之若鹜的背书效应的。
首先简单地说一下“Why me”为什么是我来讲这个话题。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本人从事国际教育的时间加上今年已经有12年了,在这期间我曾经培养出了大量的前往美国常春藤盟校去就读本科的学生。

同时在2011年到2012年,我也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Wide World”项目教练,然后利用工作之便,我也顺便在哈佛大学里面跟哈佛大学的一些教授,包括一些前任的招生官进行了一些了解和探讨。

所以这里面我可以从两个维度,第一个是从教育培养学生的维度,如何把这个学生送到美国的常春藤盟校;第二个维度是从美国这些盟校的招生官的眼中,来看看他们是如何选拔,他们心目当中的这些学生的潜在的Candidates这两个维度叠加。今天带您来一起扒一扒,以哈佛大学为例,美国的这些名校是如何来选拔他们的学生的,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今天就以美国的本科申请作为我们的一个Case。
首先大家来看一下这4个数据,这个数据是2019年在中国大陆地区获得了哈佛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一共是4人,这4人当中很传奇的是有三人来自于一所北京的传奇的名校,名校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就是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哈佛大学在2019年共录取了1950名本科生,总共申请的人数有43330人,他的录取率是4.5%,录取率我们可以用万里挑一去形容也不为过。

那么到了2020年的数据有所更新了,2020年的数据跟2019年相比是比较可喜的。在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有7名同学获得了哈佛大学本科的录取,而且更加有代表意义的是什么,就是说这7名同学很多都来自于中国的二线城市,这是一个很新的趋势。
所以这里面我也把相关的一个信息做了一个截屏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更好地来做一个研究。

这7名同学大家可以看到,来自于除了北京之外的很多二线城市,包括天津、南京、苏州、杭州、长沙、成都这7大地区。

那么这又代表了什么?我们现在留一个问题,之后的话我可以给大家做一个总结。
哪怕是到了2020年,哈佛大学本科的录取率,虽然说是有小幅的一个提升,但是并不是特别多。2020年的录取率是4.9%,略高于2019年,那么很多同学看到了这个画面之后,可能想到的就是图片。

大家脑补的画面可能是这样的,花季少女的闺房里面为何每个凌晨4点都仍然灯火通明?花甲老父亲跪地哀求为何仍然遭到面试官的无情拒绝?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敬请关注本期的“走近科学之哈佛不归路”。
好了,开个玩笑,大家醒一醒,噩梦结束了。刚才脑补这些画面的同学一定是你运用了自己的高考的思维去理解美国大学的申请,其实真正的美国大学申请它不是悬疑、伦理、玄幻情景剧、走进科学,它是一场相亲大会,我相信“非诚勿扰”这个节目大家应该都看过,这个节目在美国有一个原版叫做“Pick me up”。

那么如果没看过的话也没关系了,今天我就套用“非诚勿扰”来给大家来讲一讲美国大学的申请流程,顺便给大家一个硬核的交付,就是首先解读一个误区,就是刚才我说过的;然后第二就是看透两种教育的模式;第三就是了解三个核心的申请的内容。
首先大家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整个美国有4000多所大学,每所大学都各具特色,咱们中国家长比较了解的是一个整体的排名,比如说QS排名什么的,但是其实有些美国的大学听起来不是那么厉害,但是有些专业还是非常牛的。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明尼苏达大学,大家听起来好像这个学校排名不是特别高,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明尼苏达大学的医学院是全美排名非常非常靠前的。比如说有从事医疗的同学,你们应该知道人类的第一个心脏起搏器就是由明尼苏达大学的医学院研制出来的。

那么我们首先可以做一个类比,这4000所美国的大学各具特色,它就好比“非诚勿扰”的各位女嘉宾,那么我们的申请人就好比要上台的男嘉宾,我们做好一个准备:我们选择了我们的心动女生,这个心动女生就是白富美——哈佛大学,然后我们在把一些其他看的比较顺眼的一些学校作为女嘉宾,然后选择上台,这样我们这个节目就正式开始了。
这节目的第一个环节应该是看看你的第一部VCR,这里面请注意我采取的是一个类比的手法,并不是说你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一定要录制一个VCR,这里面我就不再重复了。

那么在节目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要展示的是比如说你的外表、你的职业、你的教育背景、你的家庭情况,通常只要这些都不太差,通常情况下第一环节男嘉宾是不会被灭灯的。

那么同样对于美国大学申请来说,你的第一部VCR就是你的硬核指标,这就是你的标化考试成绩,还有你的平时成绩,就是我们所说的GPA,语言考试成绩就是你们知道的托福雅思等等,还有美国高考,就是ACT/SAT等等这些叫做标化考试成绩。
这些成绩真的是越高越好吗?这里面跟中国的高考不同的一点是美国的大学有一个申请逻辑叫做实用主义。美国的大学招生官有一套自己的算法,他们会做一个从1到9的这么一个参数或者一个系数来衡量你的学业成绩优秀与否。对于哈佛大学这样的一个常春藤名校来说,只要你的硬核的这些标化成绩,在这个区间是7以上,那也就足够了。
简单的说的话,就是说不管刚才提到了什么考试,如果拿满分是100分去衡量的话,基本上85分以上就可以达到他的要求,90分是最好的,但是千万不要达到100分。

尤其是比如说各种考试考到第一考满分这种情况,在美国的这种思维方式下是容易遭到质疑和怀疑真实性的,所以这里面要提醒大家,有一个重要的容易被中国的家长忽视的点是什么呢?如果你申请美国的本科大学的话,孩子高中三年的平时成绩,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占到整个评价的比重达到了52%,要超过一半。这个是很多中国家长容易忽略的地方。
另外一点就跟大家顺便说一说有很多同学都很好奇的这么个问题,你选择的高中对于申请有没有帮助呢?那么其实是有帮助的。美国的大学其实还是挺看重中国高中的口碑排名还有Reputation的,他们自己是有一个内部的这方面的一个参考的。
作为家长我们怎么去看呢?其实还是挺简单的,只要你关注一下这个学校它前三年申请到美国常春藤名校的比例,基本上就能知道这个学校在美国大学的招生官心中的一个背后的排名了,所以这里面等于给大家了一个隐藏的彩蛋,就是如果您的孩子在高中的选择上,怎么去选择呢?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来看一下高中近三年的一个出口的情况,有多少的孩子能够拿到常春藤盟校的一个录取,基本上就可以看到这个学校在美国这边的一个Reputation。
好了,如果在第一个环节中,你取得了85分以上的好成绩,不被灭灯,那么很荣幸你会进入到第二个部分的一个环节,大家如果留意“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的话,你会发现多数男嘉宾会死在第二个环节。
那么从美国大学申请的角度来说,你的第二个环节VCR是什么呢?你的申请文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里面你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面来获得对方对你的兴趣和好感。平均一个招生官阅读文书的时间是2分43秒,这里面我重点想跟大家强调的是美国的另外一个思维方式叫做“求异思维”。
很多的同学应该都特别喜欢看美剧和英剧,那么这里面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女生问你一个问题,或者跟你说句话说“你很特别”,如果这句话放在中国的语境里面,那么大家想一想他的潜台词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在中国,一个女生跟你说“你很特别”,她的潜台词是“你丫有病”,那么相反是在美国在西方国家,如果一个女生跟你说“你很特别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那就是“老娘看上你了”,这就是美国人的求异思维!
那么如何快速建立你的特色特点?

我们就举一个当年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北京某学校的同学的例子,能够看到这个学生的话,你会发现它不仅是一个社团的骨干,而且有了出色的竞赛成绩,他是一个当年的辩论社的社长,同时他还带领着辩论社一起的努力,然后在国际大赛上获得了冠军。所以它除了自己的能力优秀之外,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领导力。同时它还有公益心,经常会参加一些公益组织,然后帮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同学学生去进步,还有去支教等等,所以从这个案例当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出一点,以哈佛大学为例,他真正看重的学生的素质,那么包括领导力(Leadership)、创造力(Creativity)还有公益心,那么光有这些其实还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有一个完美的故事。
之前有一个很经典的申请到哈佛大学对面的名校MIT(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成功的文案,这个文案叫做“修马桶的故事”,这个故事写得开始看起来口味挺重的,但是却引起了招生官的浓厚兴趣,大家猜一猜这个故事背后写的重点是啥呢?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说的是一个学生在新加坡机场倒机的时候去上厕所,而发现厕所的马桶坏了,然后他就开始研究马桶的结构,然后想到了自己在物理机械方面的一些特长,然后通过一些理论不但修好了马桶,还引申出之后马桶结构该如何改进,升华到了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改变马桶,然后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这么一个宏大的格局。那么大家可以看出来文案的重点其实是背后,其实在说这个孩子背后的物理学的思维、创造性创新思维,还有包括后面的他对改变人类的这么一个伟大的愿望,这是这篇文案的重点。

但是文案被公布之后,次年据我所知就有大量的Copy文案出现了,据不完全统计有不下200多篇关于修马桶的文书,但是由于它已经不是Special(特有)的,所以这些文案对于招生官来说,不但不会得到加分,反而会造成招生官认为你是有剽窃或者是抄袭这样的一个成分,而且作假的文书其实很容易被鉴别出来,只要在比如说面试的过程中问一些相关的问题,深挖一下基本上就能露馅。
那么OK,如果在第二个VCR你没有被灭灯,那么恭喜你你被录取的概率又大幅度提高了,但是在这个时刻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非诚勿扰”中有大量的失败的案例,也是来源于死在最后的一个环节,就是第三部VCR,第三部VCR在“非诚勿扰”里面是通过一些亲朋好友的侧面的一个采访来对你本人作出评价,对应美国大学申请,这就是你的认识你的人或者你相关的人给你写的推荐信。

这里面又不得不引出美国的大学思维方式中的另外一个底层思维,叫做求证主义思维。
学法律的同学就比较懂了,这其实就是给你的个人提供一条相应的证据链,比如说咱们还是以刚才Case为例,如果这个女生说了很多的它的公益心演讲这些的,如果旁边你的老师的推荐信跟你写的正好相反,说你是一个平时沉默寡言内向的同学,那你就肯定死定了,因为这两个证据等于对不上,是吧?

所以推荐信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叫做一一对应,就是说你前面的文书所体现出的品质跟后面的你的这些推荐信,了解你的老师也好,或者是一些其他相关的工作人员也罢,给你写的推荐信要跟你的文书保持一一对应,这叫做证据链;那么第二点就是文书的可信度,这里面有一个隐藏的重要信息,就是说如果给你提供推荐信的人,他是哈佛大学的校友或者在职的教授,或者是这个行业里面的一些名人,那么他的推荐信的公信力自然就会强很多,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给你加分的一个点。
讲完了三个重要环节之后,还有一些重要的补充,比如说在“非诚勿扰”这个节目当中,大家记不记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有两个嘉宾的点评,而且嘉宾一定是搭配的,一男一女,一个非常有专业背景另外一个非常有生活感,一个是感觉是非常理性另外一个是非常的感性,对吧!
这个如果放在美国大学申请上,就会发现美国大学的招生官的配置跟“非诚勿扰”的嘉宾配置是完全一致的,为了保证录取的公平公正性,不光是哈佛大学,几乎美国的大学的申请都是由两个招生官来共同评价的,这两个招生官的搭配非常有意思。

一个一定是刚从本校毕业比较年轻的,但是对本校的学生的现实情况非常了解的这么一个留校生,另外一个是绝对是没有在本校读过书,但是从事招生工作时间非常长的这么一个职场老炮,搭配非常有意思。

为什么呢?刚毕业的学生往往更能了解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来哈佛,而招生官老炮更深谙招生的规则,对规则更加的熟悉。
这里面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是哈佛大学自己透露的,就是说曾经有一个学生,他的标化成绩并没有达到之前我们给大家说的指数7以上,成绩平平不是特别好,但是它的文书里面有很重要的一个线索,也就是他曾经代表一个学生的青年组织来到了非洲非常贫困的地区去做支援,他是组织的一个重要的学生的领袖和领导。

这个线索就被当时一个年轻的招生官挖掘了出来,这个招生官就认为这个学生非常适合哈佛,然后经过反复的去跟哈佛大学的内审官不断地去沟通,最终该学生是被哈佛大学录取了。

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什么呢?就是说美国大学的申请其实非常的人性化,他会考虑到除了分数之外,你的本身的学生的个性到底适不适合我们的大学,或者是你来到我们学校之后,能够为我们大学做出什么贡献。
最后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如果你的孩子得到了哈佛大学发出的面试邀请邮件,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被哈佛大学录取的概率就是已经非常非常高了。

但是还有最后的一个环节,就是跟有点类似于“非诚勿扰”中和女嘉宾的一个问答环节,那么大家这个也很好去理解,如果说要对你有兴趣,他才会派出他在中国的校友对你进行面试,如果没有兴趣的话,他就没有必要问你一些问题了,对不对?

所以只有女嘉宾对你感兴趣,那么才会来对你进行面试要求,但是面试也是要去好好地去准备,包括你的面试的一些行为语言,如何能够通过你的面试的语言来表现出你对学校的渴望,包括学校对你的认可。由于时间关系,这里面就不跟大家细说了。
通过以上的讲述,想必大家已经能够从大学申请这一个切口,然后看到了中美教育的特别是中美本科教育的一个很大的区别,中国的教育模式至少现在看来是一种工业式的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基本上培养出的是一些我们所谓的工业产品或者合格产品,只要这个学生达到了合格线或者是录取分数线,基本上其他的通通的就不考虑,他一定会被择优录取,按照考试的排名,但美国的模式更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格化的这么一个模式,它需要的是一些个性化的产品。

那么从这个角度,美国的教育模式告诉我们,学习成绩它不是不重要,但是它只是考察学生的一个维度,更重要的是什么?你要找到你是谁?你喜欢做什么事情?那么你甘愿为此付出什么?你愿不愿意带领着一群人通过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让人类变得更好?

我觉得这是不是一个大学教育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本源呢?其实我们中国的古人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总结出了这个事物的客观规律,就是大家读过《大学》的话,《大学》的第一句话已经说得非常的清楚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们来给今天的分享做一个总结:
首先,为大家解读了一个误区,就是不要用高考的心态或者高考的思维去理解美国大学申请;
然后,看清了两种教育模式的区别,目前来说中国的模式还是停留在工业流水线的模式,而美国的模式更像是一种私人定制的模式;
最后,深入地了解美国大学申请的三个底层思维,第一实用主义思维,第二求异思维,还有第三就是求证主义思维。
最后作为一个彩蛋来给大家来分享一下,我知道最近由于疫情或者是中美贸易战的缘故,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是不是要出国,或者是不是要去美国读书,都产生了一些想法。

但是回到问题的本源,就是你到底要让你未来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一种人。如果您的孩子是想以申请美国名校来作为一个长期目标的话,这里面我做了一个四个阶段分类,帮助大家来梳理一下孩子双语教育的一个进度条,这里面的图表里面语言指的是英文,前提是您的孩子是母语是中文,具体的大家可以来参考一下。

首先6岁之前是一个语言的敏感期,在这时候学习英语可以参考我们一些母语的学习方式,我们从小学习中文其实就是从“听”开始的,到了12岁左右,语言的母语窗口期就关闭了,这个时期重点要打造的是孩子的阅读能力。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这个孩子如果他的阅读能力强的话,基本上他的自学能力就不会特别差。然后16岁的时候要做一个兴趣的养成,前面我没说,就是在小的时候兴趣是广撒网,到了16岁左右的时候,你要锁定一两个孩子特别擅长的兴趣去培养了。同时语言的成绩,争取在这个时候在托福或者雅思亦或者其他的考试当中能够有一个印证他语言水平的有效的成绩,比如说托福能够到80,雅思到6分,这时候孩子语言的听说基本上障碍就是已经没有了。

最后就是进入到高中阶段了,这里面就不多说了,因为我们之前所有的分享讲的其实就是在16到18岁我们怎么去做,这边我就不再多说了。好了,最后感谢大家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能够让我在咱们得到大学家长圈里面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大家如果针对孩子的教育有任何问题的话,也欢迎大家留言或者加我微信,我们一起来探讨,一起来切磋。
知了分享社,来自得到大学校友的有趣有料的知识分享,一个涉及家庭教育、儿童养护、兴趣培养、留学就业、职场套路、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平台。
作者更多文章>>
阅读:288 投诉
卢嘉杰 卢嘉杰
“Wide World”项目教练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 

微信扫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