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儿童教育

如何报好高考志愿?

原创 : 薛健    2020年12月21日
报考高考志愿,是中国小孩都要经历的事情。那报志愿,需要注意哪些呢?是报考的城市重要,还是职业重要呢?
各位得到大学的同学晚上好,我们分享就开始了,我是得到大学1期2班的薛健,目前就职于互联网公司。

今天的分享主题其实稍微会有点不合时宜,第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节点离高考可能还有一段距离;第二个是我自己其实本身还没有做妈妈,还没有孩子,所以说给大家分享会有点班门弄斧的意思;第三个方面其实我也不是专职的报考志愿的老师,我只是可能通过个人的一些生涯的理念,一些测评,包括我对过去做城市研究的一些想法,相当于给一些亲戚朋友做过志愿的填报。所以说今天的分享我可能不会以特别术的层面为主,另外可能对整个的职业发展都会有一些建议。

之前看到群里有朋友调侃我说是学霸,既是双学士又是双硕士,还在这么多领域都有职业经验,其实这个话说回来还是当年报志愿的时候脑子进的水。我自己理解的报志愿就跟结婚一样,大家都愿意从一而终,就是报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专业,或者一个特别好的学校和专业方向,然后再从事相关的职业,这肯定是最顺利的一种情况。但是就因为过去在整个志愿填报的环节中,很多人都是持着瞎报的这样一个心态,而且从外部获得的信息,包括对自身的了解都不是很完善,导致大部分人的志愿都是一拍脑门就填了,等到了上大学去学习的时候,包括毕业后的就业,甚至工作之后都会发现有很多的不适应,这一切都是当年报志愿没有选择好所导致的结果。

所以说我自己就是一个案例。
现在回看的话,其实报志愿这个环节,对于一个孩子或者一个人终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当时能够选择一个很适合自己的,自己也很喜欢的一个专业方向,可能就不会像我这样面临去辅修双学位、去读在职研究生、或者是不停地去跨行业的局面,其实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很不利的,那么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报志愿这个环节呢?或者是报志愿这个环节里面涉及到哪些因素呢?我个人理解可能有4个核心的要素,就上面的图里面——“城市”、“院校”、“专业”和“分数”。基本上就能决定你报哪个志愿,但这4个要素里面,其实“分数”这个要素基本上是我们不能决定的,或者是在报志愿环节上所不能考虑的1个变量,大概能考什么样的分数取决于个人努力。

其他三个要素是我们可以去主观选择的,但是往往报志愿环节,我们会忽略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所有的价值背后的一个核心的价值就是“职业”,我们箭头导出来它是一个隐含的,但却是最重要的要素。所以说这个时候也提醒我们需要报志愿的家长,可能核心选的是不是“城市”“专业”和“院校”,而一切要以“职业”为导向来进行选择,但是其实这个“城市”“专业”和“院校”这三个要素又存在一个相互的制衡的关系,如果你在分数没有达到一个特别牛逼的level的时候,“城市”“院校”和“专业”可能最多只能保一个因素或者两个因素,其他的要相应的做出一些损失,比如我选了好“城市”,我可能“院校”和“专业”的档次就会稍微弱一点,我保了我的“专业”,可能我的“城市”和“院校”档次就会稍微弱一点,就这样一个关系。

所以我们把它叫成志愿的不可能三角,就是“城市”“专业”“院校”基本上是很难达到一个很完美的条件的,除非你的分数特别高。如何做选择呢?其实不要流于表象,就是我要选优先这个,然后那个靠后,但实际上我们所有的一切就要以“职业”为导向来进行选择。
所以今天我的分享的核心也是包括4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怎么看待“城市”,第二部分是怎么看待“院校”,第三个部分怎么看待“专业”,第4个部分是怎么看待“职业”。
相当于我把每个要素我的一些认知和理念给大家分享一下,但是这个理念不只限于报志愿的环节,我觉得对于我们现在的打工人,职业发展也很有启发,我说的不一定对,只是我个人的认知,大家可以提出质疑,或者我们来探讨都可以。
如何看待“城市”这一部分,其实我过去会着重的讲一下。但是因为今天可能群里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北京的或者是一线城市的,所以这部分我基本上的一个大的逻辑,就是我比较推荐我们的考生去选择一线城市,背后有一些逻辑,我给大家发几张图,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关于“城市”这一块主要是以上这些数据,我们之前做产业研究和城市研究的一些数据资料,我自己可能比较喜欢谈理念谈趋势,我们看这个“城市”,怎么看待每个城市的发展比较好?它可能有一个整体的全中国的产业格局的发展趋势,这些图基本上说明的就是这个问题,我可以简单的过一下,比如第一个人口密度的维度,这是2016年Nature发布的一个研究,它大概意思就说这上面有备注,就是96%的人口其实是集中在36%的国土面积上,这个趋势会有一条很明显的分界线。
第二个是说中国城市人口的增量的一个趋势,底下的浅色的圆就是人口的存量,然后深色的圆就是人口的增量,从存量和增量的比重的变动趋势上,基本上能看到一个城市它大概的一个人口发展的趋势,它也会基于18年开始预测往后到30年大概人口是一个什么样的分布。
然后到30年就是第三张图,整个有4个比较大的点,最大的就是长三角区域。为什么给放的是2030年的数据呢?因为2030年恰好是我们现阶段参加高考的这波学生,到那个时候正好是一个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城市发展的趋势大概就是这样一个现状。
蓝色这张图是百度地图大数据做的一个城市间人口流动的一个网络,大概就是说这个是人口迁徙的一个路径,其实从美国日本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也能看出来,其实经济会带动人口向一些大的都市圈去聚集。
下一张是说人均GDP和城镇化率,它在中国的一个整体分布情况,我们知道城镇化率其实表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比如它是影响房价的一个比较关键的指标,包括人口也是,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是做地产的,所以我会有一些比较长期的视角。然后产业结构这儿其实就是说中国500强企业数大概北京就占了半壁江山。
然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北京、上海、广州,是有一个整体靠前的这个趋势。第三产业增加值它表征的就是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因为我们知道服务业其实是代表了城市整体的发展情况,500强企业数也表征我们未来可能就业可以选择的一些比较好的雇主品牌,包括一些比较大的企业、大的平台,所以说一定要看这两个指标。
下一个是我们叫做学术和科研实力的传导效应,我们看到最大的点还是在北京上海,其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它是在安徽省合肥市。所以自然指数相当于是我们国内一些学术非常领先的,就是比如Seience SL这些比较好的自然期刊的论文数量进行加和的一个综合的权重,我就不细展开了,其实更多的就是一个学术实力的展现。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路径基本上也是很清晰的,现在我们也看到一个趋势,很多都在往我们叫成渝这个区域就是往西南去转移,这也是值得重视的一个趋势。
所以说综合来说,其实我对城市的这部分的总结,就是未来城市在中国会是一个四级的模型,这就导出了“钻石模型”这个结论,我把钻石模型这个图发一下,就是北京的京津冀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深圳为中心的港澳大湾区、还有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都市圈,基本上是我们的四个极点,不管是资源产业,还有经济人口都是这样一个趋势,因为我们刚才看到多个维度都展现出趋势。
以上是怎么看待“城市”这个维度,因为可能群里的大部分家长已经在这些城市了,所以我就不赘述了,核心观点就是这样一个四级的钻石模型的格局。接下来是怎么看待“职业”。
“职业”这个维度到底是怎么看待的,其实我相信以我们职场人的角度来看,已经非常的清楚,工作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可能一天大概一半的时间都在工作,可能工作的幸福感就决定了我们人生的幸福感,或者可能职业本身就是我们的生活。现在应该是这样一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包括我们可能到70岁才能退休,所以说“职业”这个维度真的是特别重要。但是“职业”这个维度在志愿规划的过程中又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维度,当然是很多家长可能也会考虑,我们孩子未来要上一个好学校,得到一个好工作,但是怎么界定什么叫一个好工作,其实他也没有特别清晰的想法。

所以现在大部分家长的做法可能就是选热门——一个很简单却是很容易有坑的做法。比如过去像我们这一辈就是选土木选基建这一工程类的,然后再晚几年就是选金融财经这类的,但是其实选择特别容易有风险,因为热门本身就代表了高竞争,而且我们在从进入大学开始学专业,到我们真正面临职业选择,大概还有4到7年的一个滞后期,所以很容易产生一些你上的时候是热门专业,但实际上到真正就业的时候,已经有大批的优秀的毕业生跟你同进入一个领域去竞争,我们现在也经常会说“内卷”什么的,其实这就是很多盲目的去追逐热门的孩子很容易面临的一种被动的局面,就是到毕业的时候发现就业反而不如一些很冷门的一些专业。
首先讲一下什么叫一个好的职业,我的基本认知是职业的高度其实跟你的个人关系非常小。我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你自己的努力和你的能力,能帮助你达到什么样的职业高度,其实基本上作用微乎其微。
我写了一个简单的公式,就是什么叫好工作或者叫好职业。

这个背后是我们对职业发展高度的一个期待,我未来能实现什么样的职业成就,或者达到什么样的收入高度,我们的个人的努力和个人的能力是一个基础,但实际上背后要乘以城市的发展,乘以行业的发展,乘以公司的发展。

打个比方:如果你现在是站在高铁上往前走,你自己就算是小跑,亦或者是哪怕站着不动,其实你还是在以一个很快的速度往前走的。但如果你是站在一个绿皮火车上,就算你在绿皮火车上很努力的跑,但是其实也没跑多远。如果更差一点,你站在一艘即将沉没的大的游轮上,可能你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会随着游轮一起去挂掉。

所以说我觉得选好城市,选好行业,选好公司,我们站在哪个赛道上,站在哪个载体上,比我们本身个人的努力要更重要。
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求职”这件事情呢?我感觉可能过去的职业世界跟现在的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比如第一个趋势,我认为是从平台自身到个体的崛起,过去很多人职业选择会更趋向于选择体制内的一些单位,比如公务员、央企,一些大的平台,其实我个人也是从大平台受益的,我也非常认可一些大平台,但是实际上我们越来越多的看到现在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
我们看到一个没什么学历的网红,可能通过直播平台,通过一些他自己的一技之长,完全可以拿到很好的职业成就感和职业收入,并不需要依靠一个平台去帮助他实现价值,未来这个趋势可能会越来越明显。
第二个是从人才的标准化到个性化,这个我相信大家看过沈祖云老师的教育报告肯定都知道,过去整个大学的教育都是以一种标准化和工业化的流水线的形式来塑造一个人才,但现在随着个体崛起的这种趋势,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能够个性化的承担起某一方面的这种人才会越来越受到欢迎,所以我们可能会更尊重个人的一些发展和一些特质天性,然后按照天赋的方向去培养他,这种个性化的人才,越来越能够发挥它在整个社会中的一个价值。
第三种从应用型的人才到研究型的人才,我估计有快高考的或者高中的孩子家长应该关注过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是最近教育部刚刚推出的一个突出一些基础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的改革试点,它重点关注的专业就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学,这些相对的基础研究系的专业,这种专业的招生它也给予一个特别的通道,就是你可以以更低的分数上一些更好的院校,但是你只能选择这些基础研究的专业,这其实是给这些更喜欢研究或者能沉下心来做基础科学研究的孩子提供了更好的一个平台和通道。

所以说从强基计划推出,我们也看到未来国家更希望是有一些做基础研究的人才,因为我们也知道现在整个科技的发展已经遇到的瓶颈,其实并不是一些应用学科的瓶颈,更多的是一些基础学科,像物理、化学、数学,学科的一些创新性,给整个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掣肘。
所以说我们现在如果想去选择一些热门行业,跟过去选择的这些维度,什么金融经济已经有很大的差别,我上面这张是根据中国宏观的一些报告,一些产业研究报告,包括我们做的一些研究,可能提出了这些行业是相对未来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一些行业,但是仅供参考。
在如何看待职业这个部分,其实还有一个视角,也是我们可以提醒一下做职业选择的人,就是我们要选择哪一种职业发展曲线或者哪种职业生命周期,不同的职业生命周期其实对整个职业的强度分布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年龄段可能会有不同的发展路径。

像我们现在在互联网公司经常就会开玩笑说,程序员码农他看着现在赚的多,实际上他可能是在透支未来30年的收入,把它都透支到35岁之前,所以职业选择背后的逻辑是有两种不同的职业发展曲线,一种叫做厚积薄发型的生命周期,它这种生命周期相对是比较长的,但是它在前期可能会有一个持续的低谷和积累期,这种厚积薄发型的生命周期,就是我们一般比较喜欢说的什么“越老越值钱”类,这一类的比较典型的,就是医生、老师、公务员或者是一些做科研的这种基础研究的,也或者是一些资源型的行业,比如金融,早期它的积累是很慢的,前期收入特别低,在职业发展的初期要持续的有个积累,但是到它后面的增速或者取率就会越来越大。
另一种我们叫大部分职业的生命周期,就黄色这种,它在前期会有一个很快速的发展,在头三五年就有一个迅速的提升,但是在35到40岁期间就会遇到一个明显的瓶颈,之后就会逐渐走下坡路,到60岁左右可能就会走向退休,这种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职业发展曲线,但是现在在互联网或者在一些比较高强度的企业里面,可能中心还有前移,也就是你的职业的巅峰期的年龄会越来越小,比如像前段时间大家也说一些互联网公司的裁员,可能30岁到35岁的人已经成了被裁员的对象,所以说这种选择我们要看到,如果要给孩子做志愿选择,我要选择过哪种人生,我是选择要中型曲线型,还是要厚积薄发型?
包括创业,可能在最开始的初期会经历一个负收入的一个时期,可能会经历一个低谷,但是它一旦起来之后增速就会特别快,所以说这个其实就是一个不同的选择。
在如何看待“职业”这一部分,其实是分享了几个比较基础的认知和视角,希望可以启发一下大家,然后在如何看待“院校”这一块,特别简单,就两句话:第一句叫“院校”决定下限,第二句叫“院校”差距递减。
我们怎么看待“院校”?第一个“院校”决定下线的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整个职业发展的下线是由院校决定的,比如我上了一个985,现在叫双一流,我可能就有一个比较好的职业发展的起点,有机会去进入一些比较好的平台和公司,现在有些职业选择因为学历背景的不行,直接被卡掉的也有很多,因为人口太过剩了,我没必要去为了你的一些特质去选择你。

所以“院校”决定下线应该很好理解,但是整个院校并不能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的上限,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学历背景并不是那么出色的人,他也取得了很高的职业高度,所以我认为家长要客观的看待院校这个事儿,就不要觉得我的孩子比如说上个二本,上个双非,可能一辈子就毁掉了,其实并不至于,他上一个好学校可能只是会获得一个更好的起点,也就只是起点高一点,未来也不一定能达到多少的高度,但是如果这个孩子他本身是成就动机,各方面的能力领袖气质比较强的,他完全有可能达到一个很高的上限,所以说我们要客观地看待院校这件事情,这是第一个逻辑。
第二个逻辑“院校差距递减”是想说明什么呢?比如我们把整个中国的所有高校按照从顶尖院校到最差的院校拉一个名单,可能第一名清北,第二名是复交,举个例子,比如清北和复交只差一名,但是这个差距可能是断崖式的,比如我们在前10名的院校里面,可能第一名和第二名就差距好大,然后第3名和第4名有差距好大,第10名和第20名就差到天上地下,但是你放到100名以后,比如第100名和第150名其实没啥差别。
为什么这么说?背后还是从职业选择的维度上来谈,比如你是一个清北的毕业生,跟你是一个复交的毕业生,在整个社会评价和人才市场上面,你们是差了一个Level的,我单纯是指学校这个维度,不指个人的其他维度,但是比如我本科武汉理工,可能是全国40多名的学校,然后跟一个100名的学校,别人也没有太大的认知,就觉得这两个学校反正都是个211,都差不多。
所以说在志愿选择里面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如果除非你是非常顶尖的这个人,顶尖的分数特别高的这一部分学生,他的院校选择可能会稍微需要动一点脑筋,就是我们说选清华还是选北大的孩子。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跟我一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芸芸众生这样的一个孩子,那就不要太Care院校维度,当然我们可能很多家长会说我一定要上个好学校,比如这两个学校稍微档次差一点,我一定要上这个好的,但实际上在我报志愿的实操里面,我会认为芸芸众生的这些孩子,你要优先保专业,而不是优先保院校,因为你上50名的院校跟你上70名的院校,在外部看来是没有什么感知的,但是在对你的专业选择决定你进入哪个领域,这个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我想传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你不要太在意院校的对你未来发展的这个重要性,不要有一个过高的评估,就认为我上不了好学校就一定怎么样,我的发展就一定不好。
第二,你不要太Care学校的名次稍微差几名,很多家长比较喜欢查排名,说这个60名那个50名,我觉得这个没有任何意义,你还不如选城市选专业这些维度会更重要,当然我指的是中游的学生,如果是真的是这种700分或者上清北的选择院校就非常重要了。
最后一个如何看待“专业”的维度,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放在最后讲,刚才发的是我们之前做了一个调研,就是我们志愿规划的一个现状,大概在读大学生对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优势的认知,其实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认知的,包括在读大学生对职业世界的认知基本上是没有的。

然后对志愿填报所选择的专业的了解程度,那非常了解只有2%,基本上是不了解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状态基本上报志愿就是对这个职业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而选的专业,所以就会导致像我这种后期面临转专业或者修读其他学位的这种需求。
虽然现状是这样,但是实际上作为专业这个维度,它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但又是最好确定的,其实你想选什么专业,这个事特别容易知道,包括家长,包括孩子,如果你确实不知道,也可以有一些非常简单实用的工具帮你确定,你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更适合,有一个基础的理论,就是我们看杰克·韦尔奇他之前在《商业的本质》里曾经说过的一个理论叫做“命运之域”。那就是我们的喜欢知识和擅长知识的这个交界,就是我既喜欢又有擅长的事情,这个专业可能我认为最合适的。

我觉得通过父母对孩子了解,包括对孩子一些擅长的学科的评估,基本上能够确定他自己比较喜欢和擅长哪一方面,我们也会有一些专业的量表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是我觉得大家没必要一定要去做这个量表,但是他可以给你提供一些观察孩子的维度,比如第一种看孩子的兴趣,也就是喜欢知识的维度怎么衡量,就是有一个很简单的量表——霍兰德的职业兴趣测评。
其实“霍兰德职业测评”我相信不少人也接触过,我就简单地说一下,其实就是把1个人的人格特质或者兴趣的维度强行的拆分成了6个维度,然后你可以通过你在每个维度上的得分画出一个雷达图,这个也是我过去给帮别人做过的一些霍兰德测评的一个图,这6种维度分别是企业型,E型叫企业型,C型叫常规型,R型叫动手型,以此类推,就是每一个兴趣类型代表了一类职业的倾向,我们每个职业倾向又能对应到一定的专业选择。
我们知道自己更喜欢做哪类职业之后,就可以选择对应的专业,就是下面这张图,它分的维度也是按照这6个维度以及2个大的维度划分的。
比如我是擅长对人还是对事,我是擅长事物处理还是心智思考?大家可以做完之后参考一下专业,这一部分通过霍兰德的这些兴趣测评,能够帮我们知道自己的一些职业兴趣在哪里,我喜欢做什么,另一方面就是我自己擅长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其实大家更容易清晰地知道,如果不知道也有一个量表叫做“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量表”。

这个量表它是一共8个维度,通过8个维度的测评能告诉你大概每一个这个维度上你的智能,它的智能指的就是你先天的天赋和技能,在这方面是不是有一些相对更擅长的东西。
多元智能同样的也是可以在我们的八大智能的维度上分别去算出一个得分,8大智能分别是言语语言智能,它代表的可能就是我们偏文类的专业,比如新闻学、语言文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这一类的;

逻辑数理智能更偏向于一些理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理论经济学,这样的专业可能会更擅长;

视觉空间智能它对应的就是一些艺术类,比如建筑学、设计学这一类的;

身体动觉智能它代表的是你的一些动手能力,比如体育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这一类的,还有临床医学;

音乐节奏智能代表的是一些音乐,舞蹈就是在音乐方面的一些感知;

人际交往更适合一些心理学、管理学,就是这种跟人打交道。

自知自省智能对应的可能是一些哲学战略学,一些宗教、教育学、心理学一些偏自我探知的偏探索性和研究性的这样一些专业。

自然观察智能,对应的更多是一些这种愿意亲近自然的一些专业,比如考古学、天文学、地质学、大气医学、海洋科学,还有什么园林,风景就是林学、草学这一类的。
所以通过霍兰德和多元智能这两个测评,其实能够帮孩子去发现他自己可能更喜欢和更擅长的事情是什么。
实际上在实操里面除了单纯的测评,可能也会用一些非正式评估的手段,比如我们通过一些提问,一些启发式的聊天,其实能帮孩子澄清他自己更喜欢什么,在确定了喜欢和擅长知识有一个专业定位的十字架,因为我们在志愿规划里面会涉及到平行志愿的这样一些选择,当然术的层面我就不展开讲,但是我们会有一些首选专业保底专业这样的一些梯度的设置,其实我们兴趣高能力高,也就是既喜欢又擅长的肯定是首选专业,兴趣高能力低的是备选专业,这是我的一个认知,如果两个有冲突的话,我宁选我有兴趣的。

因为兴趣可以培养能力,能力虽然能够变现,但是他可能不会让你维持持续的一个快乐,如果我们能力又低兴趣又低的话,这个是我们一定要在志愿规划里被拉进黑名单的专业(特别需要规避的专业)。
“专业”的维度大概就是这些,但是最后从我们最开始提到说整个志愿规划的要素里面,核心是要以“职业”为导向,因为职业是决定我们一生幸福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背后就包含了怎么做“专业”选择、“城市”选择、“院校”选择。“职业”和“专业”相对是联系最紧密的两个要素,它的关系我们捋下来会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三种形式。
第一种“一对一”就是专业和职业是非常对等的,也就是我学的专业,可能我大概率就做这个职业,我下面所列的油气储运工程、制药工程、临床医学、农学可能你学了这个专业之后,就会很顺理成章的进入到相应的职业领域去,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界定好你选的专业未来导向什么样的职业,这个很重要!
第二种是“一对多”,就是一个专业对应多个职业,诸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哲学、文学、法学、人力资源,这种情况下,我去学了这个专业之后,未来能干好多事情,这也是我们俗话所说的“万金油”专业,以后啥都能干或者啥行业都能选,打个比方,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后,我可以去做这个公司的人力也可以做行政,还可以做HRBP,就是它职业选择的方向是很多样的,甚至于即使毕业后我不干这个,也会有很多相关的职业可以去选择。
最后一种“多对一”,是多个专业对一个职业,这种情况下,这个职业对于专业的要求是不高的,我们知道一些快销行业的销售管培生,比如宝洁公司,它其实对专业的要求并不高,还有管理咨询MBB,它就只要清北的,其他你学啥专业不重要,只要你学校档次够就行。或者说像记者、公务员,以及一些新兴的职业,比如互联网运营,其实它对专业都没有太多的要求。
所以说对于这种“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不同的关系,我们在报志愿时候专业的选择策略有很大的差异,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东西。
总结下来都是12个字,对于“一对一”的这种专业和职业是一对一关系的,那就是同步锚定,这种一定要重兴趣,你在选专业的时候就要确定你对这个专业很感兴趣。

为什么?因为你是一对一的,如果你一旦选了专业,你就只能去这个行业,去做这个工作,这可能一干就是一辈子,然后你想跨行什么都很难,所以说一定要先把兴趣确定下来,你是不是真的对这件事情感兴趣。

第二个是重资源,重资源主要指的是我们有些孩子可能在某些领域会有一些独特的资源,比如这种家族代际传承资源,比如我们知道有些央企,比如国网或一些能源系统都会有比较多的这种事。如果你家里有这样的资源,你可以选择一对一同步锚定的这种策略。

然后“一对一”这种形式下面的志愿选择的策略主要就是选专业选院校也就是优选专业,专业最优先,其次选院校,就拿刚才举的例子,如果想进国家电网这样的单位,你首先做的就是要把专业保住,然后未来职业也就可以确定了,这种情况下的院校,我们可选的范围是非常清晰的,比如我们可以选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化工大学。

因为我之前是在中石油,它定向的在这些专业里面有很细的专业设置,其实我们在选专业的情况下,选定之后选院校就相对非常清晰了,这种情况下城市可能其他的维度就不那么重要。

对于“一对多”的,就是我们说经管类这种万精油的专业,它核心是重素养和重实践,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学的是这种专业,其实我们核心就看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差异。

因为从专业上已经看不到太多你的优势了,可选择的范围也很多,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有实践,就是要去实习,如果是选这种专业,实习对于找工作的帮助会非常大,这种情况下的策略就是优选城市,然后优选行业,如果是我们学一些比如像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的这种或人力资源这种专业,我们一定要优先去到第一部分说的一些比较好的城市,因为可能在其他城市也没有特别好的实践的机会,另外没有特别好的职业发展的一些平台。

这也是之前诸如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这些学校的“分”被炒到那么高的原因所在,即使它本身学校的档次其实是很一般的。这类学校不是说不好,只是它的“分”甚至可能达到C9这个级别,就是因为它所在的城市好,然后它又是热门的专业,这种情况下大家纷纷都会去优选城市,如果选一线城市的就会把一线城市一些这种一般学校的分给炒起来,所以说背后的逻辑就是告诉我们选这一类专业一定要优选城市。

另外选行业是什么意思?可能说比较现实的话题就是我之前在国企,现在在互联网,国企的人力资源跟互联网公司的人力资源的薪酬可以差到10倍,基本上就这个量级。

如果学的是这一类万金油的专业,那选对一个行业和赛道特别重要,一定要坐到高铁上,不能坐到绿皮火车上,更不能坐到破船上,所以说这类同学在毕业的时候,基于你本身的专业是可以适应多个行业或者多个工种的,那就一定要把行业选好,最重要的就是站对赛道。

最后一种就是“多对一”,就是我们说的管培生、公务员、互联网运营这一类的,这一类职业它对专业要求不高,我们的核心就是以锚定职业为主,其实这个就是重价值、重能力,这种情况下,其实专业本身带给专业度上的加成是很少的。

那重价值就是我要看到我锚定的职业带给我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比如我选定了公务员,我就是看中了稳定,既然你已经锚定职业了,就要把这个职业带给你的价值想清楚,这个到底是不是我要的,比如我去宝洁,我可能就是看中了高薪和这个平台,所以说要把价值想清楚,另外需要PK你的个人能力的时候就到了。这种情况下,选院校选城市是一个核心的策略,就是我要保院校,我要去好学校,这个学校选个啥专业我不Care,反正我要去到好学校。这类孩子可以把院校的档次保住,甚至可以去一些比较差的城市,比如我们说有些什么兰州大学这一类就城市很差,但是学校的档次还可以的,这种情况下毕业之后做一些不限定专业的选择就会很有优势。

同时选城市也比较重要,但还是要优选院校,因为城市我们也看到他需要有一些实践的机会,因为你职业已经确定了,哪怕需要提前去规划一些实践和暑期的实习,现在的地域限制也已经没那么多了,所以我觉得选城市也不是那么重要,核心还是要把院校档次去保住,专业跟其他的一些方面就不用太在意。这个就是我们报考策略里面,根据不同的人去做一些不同的策略的建议。
最后一页来一点良心建议,第一个是对家长说的,家长可能有一种心态,就是孩子高考完了终于要上大学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我可以拿到一个荣誉勋章,然后孩子以后的路就自己走。但是实际上高考对于整个孩子人生来说,只是一个起点,因为过去的十几年或者将近二十年,大家都是在一个很均一很单纯的环境里面去做竞争,但实际上你的孩子这个时候才是走向社会的开始,你才会面临社会的毒打,还有各种不可预知的事情,而且也是刚刚走出你们的一些荫庇,然后去做一些独立面对风浪的事情,这个时候一定要有个认知,就是可能在志愿选择这一步才是真正决定一个孩子的起点,这个东西跟你的家庭条件好不好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二个,没有热不热门只有适不适合。这个是我非常深有体会的一句话,盲目追热门的报志愿一般最后都会死得很惨。现在我也经常会给别人提建议,你一定要了解你自己,自己适合干什么,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血淋淋的反面案例,我本科学就是土木工程,后来发现我其实内心是一个热爱文字的文艺小青年,然后我就去辅修了武大的新闻。我本科的学习时间,不仅平时在上课,周末也都在上课,整个本科生涯就是大概这样一个状态。我觉得我们未来的物质生活已经丰富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没有必要去为了好就业或者多赚钱而去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职业,细水长流的时候,收入包括你的社会地位,职业成就,它都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我想大家都肯定很接受这个理念。

第三个,就是面向未来,着眼于长远,最后一个是关注终生发展,关注生涯的终生的幸福感知。我们要看长一点,我一辈子的幸福快乐比什么都重要,最后我觉得虽然志愿规划是到高考临门一脚才要做的一个重要决策,但是实际上它的很多事情,包括我们生涯探索生涯整合,它是可以前置去进行的,所以我们在中学教育的阶段,甚至初中就可以有一些生涯基础的意识的觉醒,然后包括一些探索。对自身乃至对职业世界的了解,我觉得现在基本家长的认知都有提升,不像过去的一些家长就会觉得学生时代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你就啥也不用管,两耳不闻窗外事就行,现在我比较倾向于把一些职业的信息,一些职业世界的真相提前的揭示给他们,告诉他们职业其实并不是那么美好。而且跟你个人的选择其实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不只是家长帮你做主,或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很盲目的选择,我觉得这个是比较被动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今天的分享全是我发自内心的一些我认为是正确的理念,未来如果大家有志愿规划的需求也可以跟我沟通。我过去做志愿规划,都是免费的,大多是帮别人帮亲戚朋友家孩子报志愿,尽心尽力地报,结果是报的基本上都很成功。我也比较建议大家不要去盲目的选择一些很高价的志愿规划师。因为我们要把决策权放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我觉得现在市面上的资源规划机构很多都是偏“术”的层面,第一个,上来就给你提供一下历年的录取分数和最低分,这些大家稍微动动脑子自己都能查到,另外其实很多志愿规划师他本人对职业世界是没认知的,就是他自己没干过工作,他就是一个辅导老师,他怎么可能给你提供一些关于职业世界的专业建议呢,不要把志愿规划这个事看成是可以完全外包的,或者我到高考节点再去解决都来得及的一件事,而是要尽早地把它提上日程,也可以跟孩子多去探讨去了解,通过各种渠道去启发,然后一起去做出一个最有利于孩子长远发展和终生幸福的决策,这也是我的一个期待。
知了分享社,来自得到大学校友的有趣有料的知识分享,一个涉及家庭教育、儿童养护、兴趣培养、留学就业、职场套路、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平台。
作者更多文章>>
阅读:375 投诉
薛健 薛健
教育学硕士 
 
中国人民大学 

微信扫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