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儿童教育

在现代社会,为什么你的孩子应从小建立公益意识?

原创 : 余锐    2021年1月21日
在这样一个物质富足的高度工业文明社会,孩子们的心智成熟可能要更晚。因为孩子的家庭把他们保护的太好了,所以并不需要那么早心智成熟。那么心智成熟较晚对孩子就意味着什么?
大家好,我是四期2班的余锐,首先感谢咱们校友王婧所发起的家长圈给我提供这个分享机会,前面好些期我都学习了,真心觉得家长圈里藏龙卧虎,是一个宝藏社群。也希望我的一点体会也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有关孩子的公益教育视角。
与公益结缘是在2016年,我从福建泉州回到北京,我的前同事在做自闭症公益基金,他们都是媒体人出身,希望我去帮助做好项目规划和外联工作,去实地考察后,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这样的孩子,他们所患的这种病目前不知道病因,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简单说,不能通过医疗手段直接康复。在中国还有500万以上的孩子患了自闭症。这背后是500万个家庭,每年的四月二日是联合国倡议设立的国际自闭症日。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其实是很朴素的善心促使我愿意尽所能来参与其中。这5年来,在基金主任的引领下,我们完成了从报团起暖到一个有使命有愿景的公益组织的蜕变。我们所做的事能影响到越来越多的自闭症组织及家长群体。这是个不容易的事情。
这五年来,接触到了非常多的公益组织和公益人,志愿者,敬佩他们身上的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所以,我从公益及公益实践中吸收到的养分,让我越来越觉得公益对人理解人性的帮助还蛮大。我们常说一句话“施比受更有福”,通过帮助他们,也让自己得到纾解,这种获得感是很深入的。后面参与到公益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我发现这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为什么说,在现代社会,孩子需要从小建立公益意识?
公益是作为社会第三部门,存在的价值是解决社会公共问题。那么另外两个部门是什么,我们的各级政府是第一部门,第二部门是经济部门,可理解为商业市场的参与者。可理解为政府运用行政公权力去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经济部门会因为商业利益驱动去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那什么是公益意识?是一种自觉参与解决社会公共利益的自觉行为。这种意识不是靠灌输或者是秀的目的去做到的,而是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我也见到好些国内外朋友是做得不错的。举个例子,我有一个香港朋友Lincoln,是家族企业的第二代了,他从小就被他老爸带着做,等他有孩子了,也定期带孩子、老婆一起去做义工。孩子还能自发在学校里自发组织公益活动。这样培养的孩子必然更能理解社会,更有一份社会责任心。

(图中是他们为街边的穷人分发食物)
我还知道上海有个6期的校友,上了开学典礼的。她坚持做了10年的免费午餐志愿者,孩子也陪她一起做了5年,孩子过生日的时候,还主动说要给免费午餐捐款。这种是非常好的身体力行,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积累公益意识。非常令人佩服。
重点提醒:我们要调整自己以及带孩子参与公益的心态,千万不是为了秀而做。一定要身体力行用身体诚实的去实践,不要有意识去思考付出之后的回报。
问一个问题,什么是现代社会?

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大体上会有这么几个关键标签。
1、法制;2、高度工业文明,3、宗教和信仰自由
大白话就是一个物质富足高度工业文明的法制社会。
在这样一个物质富足的高度工业文明社会,孩子们的心智成熟可能要更晚。因为孩子的家庭把他们保护的太好了,所以并不需要那么早心智成熟。那么心智成熟较晚对孩子就意味着什么?一旦走入社会,就容易失去某种来自家庭的保护,要独自面对社会的竞争,所以这也似乎解释了90后好些都是宅一代的原因。近些年,各种有关孩子的脆弱屡见网报,这之间有一大部分都或多或少与其保护得太好或者过好有关。使得孩子有一点挫折就觉得很难以面对,容易走极端。所以这是我把现代社会作为这个前提的理由。清楚知道这个前提后,对于我们家长来说,从小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公益意识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了。
我们先功利的看,我想我们群里很多校友大都是中产及以上,将来可能要送孩子出国接受教育的,国外学校在考察学生的学业之外,也会看重申请者的其他素质,比如有没有社会实践或者公益经验。就我所服务的机构来看,每年都能看到大量来自清华、北大的志愿者,有活动的时候就来了,是希望在学期结束,可以拿到志愿者证书及公益实践项目的盖章。他们中只有极少数人是会坚持,发自内心的去了解这群孩子。当然,我不是说这有错哈,他们毕竟付出了宝贵的课外时间去参与实践。
价值层面来看,从小参与公益活动,是孩子理解苦难,理解社会,理解自我的一座桥。

1、有助于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具有同理心,热爱生活的人。我们家孩子因为上一年级前,偶然看到了TFboys演的《我们的少年时代》这个电视剧,里面主要讲他们的棒球成长经历。她喜欢上了这个运动。后面学校选拔校队,无意中被选入。就此开始了棒球运动之旅。机缘巧合,我们知道了强棒爱心棒球基地。所以疫情解封后,就带孩子去打球,一来基地有收入,支持了基地的发展。二来,孩子知道了这些棒少年的苦难。今年十一的时候,打完北京体育大会的比赛,就主动要求去看这些孩子。这其实也是一种公益意识自觉的表现。

2、有助于孩子的身心更健康发展,知道苦难,才会了解到不容易。才会明白所有的一切不是理所当然,有人在匍匐前行,有人在奋力向上;自己没有理由不珍惜哈。所以下面有如此多的好处,比如有助于孩子养成更全面的人格; 有助于孩子反脆弱;有助于孩子成长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有助于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其实说到公益,我们也许有家长就会说了,北京中小学每学期都会组织捐书、捐文教用品等,然后参加的培训机构大多也会组织募捐行为。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学校让捐点课外书或者读物,就拿我们家来说,孩子有一个独立的书柜,课外书几十本是有的,一次捐个3本左右出去。她完全不需要考虑就捐了。在我看来就浮于表面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带孩子去周边的贫困学校去实地看看。公益一定要身体力行,才能有所感知。

所以在从事公益的时候,如果孩子在公益中只知捐款捐物,去贫困学校支教,做的事情浮于表面,却没有真正辨析需要帮助的人群的真正需求,这样的公益不仅没有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会觉得是一种负担。
近些年,我通过奴隶社会公众号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人在反思教育,不仅仅是应试教育,比如李一诺创办了一土学校。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当他们能拥有选个这的能力的时候,更多的思考人之所以为人的,如何做一个更为正常的人这些关于人与人性的问题。这些都给了我启发,与其等你的孩子到了40多岁再来反思,何不从一开始就让他更清楚了解世界的真相呢?
还有一点,随社会发展越来越完善,公益事业会越来越成熟。更多的孩子会主动参与公益,而你更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公益意识,这样,他/她才能更容易融于一起。
总结下,我想表达的就是,功利因素排除外,公益是我们理解苦难、理解社会、理解自我的一座桥。越早帮助孩子搭建好这个桥,可能对孩子后面的人生旅程更有帮助。节省爬坡的时间,少走弯路。
1、带孩子参加正规NGO或者公益组织的活动。
2、参加公益活动一定要亲力亲为,能一起参加更好。
3、一定要坚持一个周期,时间越长越好。

当然,必须说,公益也并非万能钥匙,能解决孩子成长身心健康的所有问题。公益可能是一扇窗户,让你看到自己与他人的边界,你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你要怎么去做,你希望孩子怎么去面对未知世界?

感谢大家,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见,欢迎批评与指正。谢谢!
知了分享社,来自得到大学校友的有趣有料的知识分享,一个涉及家庭教育、儿童养护、兴趣培养、留学就业、职场套路、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平台。
作者更多文章>>
阅读:273 投诉
余锐 余锐
 
 
5年公益项目经验 

微信扫码,了解更多